如何让国际军事比赛对接未来战场?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夏云 杨涛 张圣涛 许必成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08-11 03:20

一枝独秀不是春,最大限度扩大受训受益范围

8月6日的“晴空”综合赛,中国参赛队压轴出场。参赛队员景吴彦完成400米障碍、自动步枪射击后,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操作便携式防空导弹稳稳命中空中目标,赢得全场观众阵阵掌声。

成功的背后是汗水。谈及参赛选拔,景吴彦表示一开始还真有点“蒙圈儿”:一项防空导弹兵比武,除了常规的导弹射击之外,竟然还包括车辆越障、400米障碍、自动步枪射击、手榴弹投掷等课目;而且所有这些课目,参赛队员都要在连贯实施的情况下完成。

2014年以来,中国陆军连续5年应邀参赛,锻炼了一批训练标兵和专业骨干。参赛队员对提升专业技能有切身的感悟体会,有高招绝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发挥好这些骨干的“种子”“酵母”作用,接续培养、以一带十,就能不断扩大部队专业人才队伍。

新疆军区某师领导介绍,他们依托参赛经验,采取集中培训、强化训练、比武竞赛、重大活动摔打磨练、实战化检验考核等方法,抓各个兵种专业“教头”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推进实战化训练的“领头雁”。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姬改县说,要充分发挥院校和训练机构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让参加国际军事比赛的新鲜经验、创新训法、有益成果,及时进入课堂、进入教学实践、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使“点”上的成果辐射到“面”上的部队,打造一批又一批实战化训练人才。

一枝独秀不是春。记者获悉,为最大限度扩大受训受益范围,我陆军连续参赛两年的单位必须更换,今年首次安排陆军工程大学、陆军装甲兵学院两所院校组队参赛,使新参赛单位增至17个、约占90%。

(解放军报库尔勒8月10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