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空军多机种交替起降,看官兵如何保驾护航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来锋 王洪康 熊华明 发布:2018-08-08 17:04:21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天色渐暗,夜间飞行的战机拖着长长的尾焰升空,锤炼全天候作战能力。

清晨5点进场检查拦鸟设备,开飞后顶着烈日在跑道边驱鸟,直到晚上9点以后天色变暗才能回到连队,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场务连驱鸟排上等兵张海鑫每个飞行日,都要在机场跑道旁的点位上工作10余个小时,不仅要克服酷暑高温和飞舞的蚊虫,随时警惕空中鸟情,还要独自面对每天漫长而乏味的重复生活,但他却轻松地说时间长了就习惯成自然。

7月6日,齐鲁大地某军用机场,一批批不同机型的战机交替起降,一支支保障分队忙而有序,滚动保障2个单位5种机型开展全天候训练。盛夏时节,航空兵部队进入飞行旺季,跑道上鹰起鹄落一派繁忙,北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各保障分队官兵像张海鑫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不间断实施多机种综合保障,确保了当日飞行训练任务全部顺利完成。

前不久,该部接到上级交赋的一项紧急保障任务,要求接到通知后2天做准备,1天内完成转场进驻保障,5天内做好开飞保障准备。以往,这个场站长期担负同一支航空兵部队的单一机型保障任务,面对新的使命任务,他们一方面积极学习兄弟单位保障经验,及时向上级机关申请调配保障车辆20余台,补充相应专业保障人员40余名,充实了场站保障力量;另一方面立足自身深度挖潜,分机种研究保障特点,协同空地勤论证场站组织指挥、飞行保障流程,不断改进保障方法,梳理形成了“一场多训”保障模式。同时,在各保障分队中广泛开展“开专多能、一兵多用”训练,突出电源、加油、牵引、充气等一线关键岗位,组织不同机型交叉跟班带训、专业内各岗位轮训,切实提高官兵多机种保障能力。

夜幕降临,战机桔红色的尾焰映红跑道。只见一架降落的新型战机缓缓滑入保障区,场站加油、电源、充氧等车辆迅速与战机对接保障,数分钟后,战机便做好了再次升空的准备。该场站领导介绍,现在多机种、大强度、跨昼夜保障成为常态,战机占场时间长、放飞密度大,飞行保障难度成倍增加,他们主动适应新特点新规律,积极转变观念作风,牢固树立作战后勤理念,不断推进多机种保障基地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在保障实施过程中,他们针对多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部队同场训练,切实强化服务保障意识,以飞行部队满意为目标,一切向飞行聚焦,一切向一线倾斜,始终做到不管保障主体怎么变,服务意识不变、保障质量不降,第一时间满足保障需求,第一时间形成保障能力。

(李来锋、王洪康、熊华明 摄影报道)

1 2 3 4 5

责任编辑:李丹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