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找对象的标准就是“银环”
1952年,经黄宗英推荐,王晓棠在上海参军入伍。看到她当时已能演30多曲京剧,赵丹力主这个灵秀的女孩子最好到总政文工团刚组建的京剧团去。那是个人才荟萃的天地,在那里一定大有发展前途。
得到消息,王晓棠的父母既高兴又不安。高兴的是女儿已小有成就,并被军队最高文艺团体选中,不安的是女儿只身北上,初次出远门,大人放心不下,他们希望女儿在华东发展。父亲更是爱女心切,连夜从杭州赶到上海,想留住女儿。长说短说,左说右说,一直到火车站的月台上,母亲还没有放弃留人的念头。
火车快要开了,急得招收王晓棠的黄宗江指着自己左胸前“中国人民解放军”七个大字说:“伯母,放心吧。您把女儿交给这七个字,错不了!”
王晓棠的母亲笑而盈泪:“谢谢!谢谢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政京剧团规定,每天清晨6时开始练功。王晓棠总是自觉遵守。唱、念、做、打、刀、枪、棍、棒,无论是压腿下腰、翻跟斗、跑圆场,还是吊嗓子、练身段、西皮、二簧、昆曲,样样练得汗流浃背,从不马虎,更不偷懒。她没想用这分辛苦换个功成名就,只希望站到舞台上,听到的是掌声而非倒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