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查案惩腐的高压态势下,有单位主动找上门“求审计”,算得上一件新鲜事。这事就发生在军委审计署北京审计中心。详情请看今天出版的《解放军报》带来的报道——

军委审计署北京审计中心从按计划审计到应邀审计
主动服务,以审促建深化审计效能
解放军报讯 董清波、颜冬报道:11月中旬,军委审计署北京审计中心收到某医院协调函,邀请中心就财经管理、停止有偿服务后的资产处置等工作进行专题授课和审计指导。过去,往往是按照上级计划安排审计组到部队审计,如今却是部队主动邀请审计人员前去开展工作。这一喜人变化,是该中心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带来的。
该中心党总支一班人认识到,坚持问题导向是职责所在,但帮助部队健全完善制度、强化法规意识、提高财经管理水平,才是审计监督追求的最终目标。为此,该中心按照主动上门服务的理念,要求审计人员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揭露与整改并重,把监督寓于服务、防范、评价之中,不断拓展和深化审计监督效能。
年初以来,该中心党总支坚持寓帮于审、以审促建,结合年度审计任务,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面对面指导、手把手帮带。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期间能整改的,指导被审计单位尽快纠改到位;一时难以整改的,与相关人员深入分析研究、拿出对策措施。对一些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查找漏洞、提出建议,推动完善政策法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他们采取现地走访、召开协调会联席会等多种方式,与监督对象建立对接关系,实时了解掌握监督对象财经管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正向,搞好政策咨询等经常性服务,与监督对象并肩打造“统一领导、大家参与、共管共治、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据介绍,年初以来,该中心对200多个被审计单位进行“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帮助完善财经制度,受到被审计单位广泛好评。
陆军勤务学院作战后勤保障教研项目向战场靠拢
瞄准打赢,经费投向聚焦作战保障
解放军报讯 张浩、李庆章报道:“该项目贴近部队勤务保障实际,适应实战化训练要求,批准立项!”近日,由陆军勤务学院教授陈智牵头申报的“勤务指挥协同训练集装单元”教学训练建设项目,经过各级职能部门层层把关,获得陆军批复。与往年相比,学院基础应用研究的项目少了,围绕解决作战后勤保障问题的项目数量和经费均大幅提升。这是该院聚焦练兵备战、推进转型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
学院领导到一线部队调研时了解到,以前的部分科研项目军事特色不够明显、对接战场不紧、服务部队和提升战斗力的效益不高。为此,学院党委研究出台了《科研学术管理规定》等方案,将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准星进一步向服务部队保障打赢聚焦。
政策的更新出台,给战时后勤保障研究专家陈智教授带来很大鼓舞。为了让勤务指挥军官依靠信息化训练提高保障打赢能力,他结合组织指导一系列大型演习勤务保障行动的经验,撰写了近2万字的项目实施技术方案,很快获得学院和陆军的肯定批复。在新的立项导向下,学院最新一批拟资助的年度青年科研项目评选揭晓,42项联系实战紧密的项目获得资助,3个军事应用价值不高的项目被取消立项。
据了解,学院组建一年多来,有2项科研成果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制订的《军队油料包装方案》在全军实施,研制的无人机巡查装备系统有效提高了野战输油管线巡查效率,牵头研发的“渝新欧保温集装箱独立蓄热控温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被列入2018年重庆高校年度十大科技成果,一批紧贴作战后勤保障需求的教学和科研项目得到军委机关和陆军的立项批准。
“不出问题”更要“出战斗力”
■熊永新
都说审计是“利剑”,剑锋所指,震慑非常。在当前查案惩腐的高压态势下,有单位主动找上门“求审计”,算得上一件新鲜事。
财经工作跟钱物打交道,是违法违纪案件多发领域,也是审计的直接目标。正风肃纪反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匡正财经作风、严肃财经纪律、堵住财经漏洞。但这还不够。军费是军队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把军费真正管好用好,不能满足于“不出问题”,更要“出战斗力”;不能只安于守住底线,更要努力触摸军费效益最大化的高线。
对于各级部队来说,实现“不敢腐”的目标、扎紧“不能腐”的笼子,最终要达到“不想腐”的境界。只有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一门心思谋打仗的事,像陆军勤务学院那样把军费花在“刀刃”上,才会有“不惧审计”的底气。
财经工作的政策性、专业性极强,这就要求审计机构在监督的同时搞好服务。只有寓帮于审、以审促建,像军委审计署北京审计中心那样切实帮助部队提高财经管理水平,部队才会有“欢迎审计”的动力。
未来,一定会看到越来越多渴望理财为战的部队,以坦然心态、自信状态“求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