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路蚁痕》:在平实的文字中品味赤诚情怀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章熙建责任编辑:王俊
2018-08-04 03:11

《苍路蚁痕》是一部自传体文学作品,凝墨于军旅生涯的经历与感受及军事元素在人生第二战场所产生的酵母效应。书中记叙与战友、师长的寻常交集,虽无生离死别之波澜起伏,但脉脉深情涌动其间,尤其辗转漂泊邂逅的战友,桩桩往事朴实而深邃。请关注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箭出犹闻弦音铮

——读张健新著《苍路蚁痕》

■章熙建

人生如挽弓射箭,或一矢中的,或蓄势再发,永不停歇。捧读张健新著《苍路蚁痕》(凤凰文艺出版社),油墨喷香,真情隽永,我仿佛听到响箭既出,绷张的弓弦仍铮铮作鸣。

《苍路蚁痕》是一部自传体文学作品,凝墨于军旅生涯的经历与感受及军事元素在人生第二战场所产生的酵母效应。著者张健是我当战士报道员时的宣传股长,于我既是领导更是老师,故而读来犹如幕幕经典回放,感动如初而感悟尤深。

开卷读而有味,掩卷思而有悟,叩击心扉的是军人血液奔涌的忠诚。读到海防团一章,我脑海深处倏然跳出一段记忆。那个盛夏8月末,部队从抗击台风的海堤前线回撤,抑或连日昼夜奋战超消耗所致,瘦弱难撑的张健股长终于病倒。记忆就定格在那一幕:团部苏式营房的平房里,张健平卧在木板床上,盛夏时节仍身盖两床军被,额头敷盖叠成窄条的湿毛巾。那一刻,看得我心里都仿佛沁出汗来。然而,面无血色的股长却仍在口述腹稿,有的字句甚至是牙齿上下磕碰的嘎吱中挤出的。一昼夜突击,抗台风抢险政治工作战役小结初稿出炉,股长让誊抄人手一份,又带着干事们用一整天时间细细打磨。

材料上报省军区很快被加按语转发,那是张健勉强脱离病榻,踉跄步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大家都在为战果而欢欣鼓舞,可股长却伏在办公桌上静默无语,只听得笔尖摩擦稿纸的“沙沙”声响。性情活跃的徐干事探头说股长又在谋划新篇啦!股长苦笑答曰:“老篇尚存瑕疵,何来新篇谋划哟?”多年后追忆刻骨铭心的往事,我打趣说您那场高烧没把脑细胞烧成炭,反而炼出一串思想火花来!老股长谦逊笑说,其实就是挤牙膏功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哩!这就是张健军旅锤炼并秉持的箭在弦上精神。从人武部政工科长转业,先后担任南通市港闸区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和区委副书记、区政协主席,勤勉无时不浸润于前行足迹。

于此,我油然想起一件往事,那年参加考核组到海防一连验收一专多能训练成果,下车后才发现军帽落在办公室,平素温和的股长用严厉目光盯我好一会儿,猛然一把捋下自己头上的军帽,重重地往我头上一扣,转身就走。后来听一位司令部参谋无意说到张股长特认真,帽子没戴还专门找政委作检讨。那一刻我羞愧难当,这件事从此烙在脑海成为我人生的“整容镜”,即任何时候都坚持守律守诺守信,并延伸到更多须要坚守的范畴。此刻,展卷读到或掩卷忆及这些平凡往事,我仿佛正聆听老兵军旅执著跫音的回响:无畏坚守,是军人最基本最坚韧的特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