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
江竹筠,即小说《红岩》江姐原型。
1949年8月,在重庆渣滓洞监狱,
解放军胜利的消息不断传来。
隐约预感到国民党军统特务
会在失败前进行疯狂大屠杀,
丈夫彭咏梧已遇难的江竹筠,
此时最担心的就是年幼的儿子彭云。
拖着受刑后还未完全康复的右手,
她在狱友帮助下,将筷子磨成竹签,
蘸着由烂棉絮灰与水调和制成的墨水,
在如厕用的毛边纸,艰难写下一封“托孤信”。
“信使” / 演员 蒋勤勤
竹安弟:
友人告知我你的近况,我感到非常难受。幺姐及两个孩子给你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尤其是在现在的物价情况下,以你仅有的收入,不知把你拖成甚么个样子。苦难的日子快完了,除了希望这日子快点到来而外,我什么都不能兑现。安弟!的确太辛苦你了。
我有必胜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狱日起,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年底有出牢的可能。
孩子们决不要娇养,粗服淡饭足矣。幺姐是否仍在重庆?若在,云儿可以不必送托儿所,可节省一笔费用。你以为如何?就这样吧。愿我们早日见面。握别。愿你们都健康。
竹姐
八月二十六日
不幸的是,这封信竟成绝笔。
次月,江姐英勇就义,年仅29岁。
她的遗愿是:盼自己的孩子
“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
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