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部落推荐】兵之国——以色列与战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9-09 08:13

以色列的国防体制经济

以色列AIP潜艇

除了高效的国防动员体制外,保障以色列军事优先国家安全战略的另一个重要支柱就是稳定的国防体制经济。

外部资金支持是强大后盾 当发生战争时,一国会大幅增加国防支出,占用经济发展资金,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但以色列在每次战争中并非独自承担军费开支。美国每年给以色列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其中大部分是军事援助。而且海外犹太人在每次以色列国家危机时大都慷慨解囊,并形成了固定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体系。这极大地缓解了以色列的军费压力。

自主国防工业是坚强柱石 由于常年处于战火阴影之下,以色列的国防工业相当发达,其军火基本实现了自主研发与生产,这大大降低了战争经济成本。而且以色列军火产品出口到世界近50个国家,是西方国家中仅次于美、法、德、英的第五大军火出口国。战争为军火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军火生产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

特有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降低战争对以色列经济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色列资源相对贫乏,人口较少,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政府制定了以能耗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高科技产业、服务业较之传统的工农业所受战争的影响自然要小得多。

出口主导的经济形态 以色列经济属外向型经济。国内市场相对小,资源缺乏,因此长期以来,以色列都是以出口高、尖、精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推动经济增长的。以色列对外贸易的约25%的出口国是欧盟国家,将近40%运往美国,约20%运往亚洲。因此在与周边国家发生冲突时,只要未被经济封锁,就对以色列的外贸影响不大。

正是这些原因抵消了多次战争对以色列经济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三次事件使以色列经济遭受重创。第一次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第二次是1987年底,被占领土内的巴勒斯坦人爆发了持续4年的起义;第三次是2000年9月底新一轮巴以冲突后,以色列经济急转直下。但由于以色列经济体制已经实现军事化,建立了独有的国防体制经济模式,因此其国家经济均很快得到了恢复。特别是在近期以色列与黎巴嫩多次冲突中,以色列经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这种国防体制经济模式,确保了以色列能够长期坚持军事优先国家安全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