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部落推荐】兵之国——以色列与战争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9-09 08:13

成因 以色列安全战略选择及上述种种特性,主要源于以色列主观与客观、现实与历史的多种因素的作用。


卡拉卡尔营的女兵们正准备在以色列与埃及边境附近参加毕业行军仪式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其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西边有与地中海相连的海岸线,南边则有埃拉特的海湾(又称亚喀巴湾)。它与埃及边界长达220千米,与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有51千米的边界。1948~1973年间,以色列在四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领土,上世纪80年代后陆续部分撤出。现实际管辖面积为25 740平方千米,包括戈兰高地、约旦河部分地区。以色列境内不但有伊斯兰教圣地耶路撒冷,而且其西沿地中海,东临阿拉伯沙漠,地形狭长,是南北商贸的交通必经之地。

以色列的重要战略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传统的兵家必争之地。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一直到二战结束后以色列建国,犹太人才真正回到耶路撒冷,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在伊斯兰教世界里要让阿拉伯国家割让几千年来居住的土地去建一个异教国,是每一个阿拉伯人极力反对的。所以以色列刚建国,灾难就降临了,长达几十年的中东战争打响,这是以色列坚持军事优先战略的客观基础。

以色列领土面积小,缺乏回旋余地和战略纵深。从地理上看,1967年以前以色列的国土形状为烙铁型,中部沿海平原犹如一个细长的把手,长约50千米,宽仅20千米,极易被拦腰切断。同时,以色列差不多是世界诸国中唯一与所有邻国都处在敌对状态的国家(除1979年与埃及实现和平)。以色列始终处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之中,其西南是埃及,北面是叙利亚,东面是约旦和伊拉克。以色列整个国土面积,特别是工业中心完全暴露在邻国火炮射程之内。从叙利亚和约旦到以色列的所有机场,都至多只需飞行3~5分钟。埃及、叙利亚、伊拉克、沙特和其它阿拉伯国家,都获得了能够打击以色列境内任何目标的导弹。而且,以色列领土边界并未获得永久性承认(除了埃及)。因此,以色列面临的“边界压力”十分明显。以色列前国防部长达扬曾指出:“以色列整个国家就是一条边境线。以色列的安全有着罕见的地理上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由于阿拉伯邻国的严重的敌对性而大大加深了。”这种特殊的地缘政治特点,决定了以色列总是从“最坏情况”构筑安全战略,因此其重心是军事主导,而无暇加入更为综合宽泛的政治性内容。

要说对生存危机的体验,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个民族比犹太民族的感受更悲壮。在历史上,犹太民族饱经磨难,曾两次被灭国并导致民族“大流散”。在后来流亡世界各地期间,犹太人大多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犹太聚居区,许多犹太人试图走民族同化道路,融入所在国家和社会,但仍屡屡成为社会失败的替罪羊,经常面临排犹反犹浪潮,甚至在二战期间险些被纳粹德国种族灭绝。这种历史经验导致其对安全威胁十分敏感,一旦出现严重的安全威胁,以色列社会的“灾难边缘”心理就会迅速抬头。因此,以色列民众对“国防”的认识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是为了“生存”。正是这种求生存、图复国的顽强意志,塑造了以色列军事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观。

以色列建国后,在军事优先的国家安全战略指导下,屡战屡胜,国土面积越打越大,安全环境得到改善。这种安全环境的发展与改善使得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得到了上至国家领导层,下至平民百姓的高度集体认同。这使其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以色列安全环境的改善部分归因于以色列国家安全战略本身,但更多原因是国际格局变革,以及其在特殊国际安全形势下的作用。如苏联解体使中东亲苏强硬势力失去靠山;美国两次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削弱阿拉伯激进势力等等。以色列单纯地认为这是其军事优先战略的胜利,因此其自身安全环境的改善反而强化了以色列对军事优先战略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