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Nius的另一款无人战车Avantguard。G-Nius是世界上最早一批能够研制自动化武器系统的公司之一。
以色列的技术进步和拥有众多性能卓越的武器产品并非没有原因。“令人惊讶的是,考虑到其有限的资源,以色列的国防研发领域竟然能够不断推出最先进的武器系统,而且往往领先于世界,”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如此评价说,原因在于,以色列不害怕投资高风险的研究计划,这让他们开发出“高度创新的国防技术。”
军队在以色列社会中所扮演的巨大角色当然也和国防工业的成功不无关系。“科学家、工程师、技术研发人员和以色列安全局势之间的联系不能再紧密,”经济学教授佩利德说。就连那些本身不在军队服役,也没有加入预备役,本身并不属于这一系统内的人也会通过朋友或家人与军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军队需要什么?而目前的科学技术能够实现什么?双方的相互透彻了解在其他国家是绝对看不到的。”
在研发和技术方面,以色列无疑遥遥领先。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以色列已经多年位居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国家之首。这个国家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 .4%投入科技研发,这个比例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在教育科研、技术应用、网络安全和信息技术培训的支出排名中,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同样将以色列排在第一位。
与此同时,在另一项不那么值得炫耀的排名中,以色列同样位居第一。波恩国际变化中心发布的《国际军事化指数》同样反映了以色列的研究重点。汉堡大学和平研究与安全政策学院院长迈克尔·布佐斯卡在2007年撰写的一份论文中估计,在以色列,高达30%的研发项目有着军事用途。与此相比,在德国,只有2%的研发项目以军用为目的。
作为以色列国防军的技术与后勤部负责人,阿弗内尔·本扎肯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以色列研究机构、国防工业与军队的实际合作关系。他的办公室位于特拉维夫郊外一个军营内,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个小小的禅宗沙盘,上面铺着雪白的沙子,点缀着小小的石头,还有一把迷你木耙。沙盘前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刻着一句话:“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句引言显然出自阿尔伯塔·爱因斯坦,但也像是中东和平主义者会喊出的口号。
本扎肯拿起一个积木组装的木制金字塔,将它拆开。“试试再把它拼起来,”他微笑着向客人提出邀请。这个金字塔是那种能让人疯狂的智力玩具。你知道肯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可是你的头脑已经被传统思维模式僵化,总是陷入死胡同。这只是一个木头玩具,感觉却像是中东冲突的缩影。
然而,为这场无休止的流血冲突寻找出路并不是本扎肯工作的目标。他的职责包括思考如何提高以色列战斗部队的效率,为了帮助他完成任务,国家为他创造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优质工作环境。
“如果我们研究出一款产品,希望进行实践检验,我只需要到距离办公室5公里或10公里之外的地方,就能亲眼看到设备在实战中到底表现如何,”本扎肯说,“我能立即得到反馈,这使得研发过程更迅速高效。”他领导的单位主要由高素质的学者构成,这些人同时又是军队军官。“我们熟悉军队术语,我们知道军队的需求,我们还知道如何将需求变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