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国家深海基地年底竣工 将是蛟龙号未来母港

来源:中国海洋报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8-26 08:23

蛟龙号获辉煌成果: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源分布

历时52天、航程6600海里、完成16个站位常规调查……2014年~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第一航段在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和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开展了10次下潜作业,精确定位取样,取得各种生物样品116个,富钴结壳样品21块、99.2公斤,多金属结核样品24.32公斤,岩石样品22块、107.7公斤,沉积物样品26管,海水样品共1232升……

8月10日,在“蛟龙”号圆满完成本航次第一航段任务、即将抵达江苏江阴锚地前夕,本报记者就“蛟龙”号取得的成果与意义专访了航次现场指挥部总指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峰。

基本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源分布状况

记者:本航段任务完成情况如何,“蛟龙”号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峰:“蛟龙”号试验性应用科考队在本航段中全面、超额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通过第一航段的调查研究,航次现场取得了4个方面的成果和认识:

一是基本查明了采薇海山矿区资源与生物状况,勘察成果突出。“蛟龙”号在采薇海山完成了8次下潜,结合中国大洋第31航次的5次下潜,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解剖调查,已基本摸清富钴结壳矿区资源分布状况,基本掌握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和矿区环境状况。

二是“蛟龙”号性能稳定,优势明显。“蛟龙”号共计完成10次无故障下潜作业,每次下潜平均水中时间达9小时53分钟,系统稳定,取得了大量高质量的视频和照片,开展了配套设备试验,包括微型遥控潜水器试验、海底土工力学测定试验、超短基线测试等,使“蛟龙”号在复杂地形下开展定点作业、精细调查的独特技术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三是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人员为主力的操作维护团队迅速成长。潜水器维护维修队伍、布放回收操作队伍、潜航员学员得到锻炼,一批新人迅速成长,为“蛟龙”号业务化运行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