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甲午前后日本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

来源:参考消息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8-07 13:28

【延伸阅读】

  刘江永:甲午战争与钓鱼岛劫难

早在1885年,时任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就曾密令对钓鱼岛进行调查,但在获知钓鱼岛属于中国后,不得不暂时放弃扩张计划。(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讯 1592年、1597年丰臣秀吉两次发兵入侵朝鲜半岛失败后,1609年日本的萨摩藩(今鹿儿岛县)藩主又转而首次侵犯琉球国(今冲绳县)。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统治者,更是醉心于效仿欧美列强君临于中国之上,再度开始从朝鲜和琉球两个方向扩张,伺机一举打败中国,成为“东亚盟主”。日本窃取钓鱼岛是其吞并琉球后武力扩张的延续。钓鱼岛从来不是古代琉球国的岛屿,而琉球国也不能说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因而日方所谓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之说毫无根据。

日本明治政府利用甲午战争之机,在《马关条约》谈判前窃取钓鱼岛,其后又利用《马关条约》殖民统治台湾、窃占钓鱼岛50年。钓鱼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19世纪末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日本当局对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侵略罪行没有彻底反省和认真清理,是使这一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的根源所在。

战前觊觎钓鱼岛十余年

1871年中日两国缔结《中日修好条规》后,日本便试图取得同中国的平等地位,进而君临朝鲜、琉球国之上。1872年,日本强行将依靠中国明清两代册封而形成的琉球国改为其所谓的“琉球藩”;1874年,日本借口日本人及八重山岛民在台湾遇难而首次派兵入侵台湾,迫使清政府承认此举是“保民义举”;1879年,日本又不顾中国反对,把“琉球藩”改称日本的冲绳县。此后,日本继续向外扩张领土,钓鱼岛便首当其冲。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秘密调查后获知钓鱼岛属于中国,认识到若占有钓鱼岛,将涉及与清政府谈判。

据日本外交文书档案记载,奉日本内务卿山县有朋之命,时任冲绳县令西村舍三于1885年9月首次派人调查钓鱼岛。西村在调查报告中指出,这些岛屿恐无疑与《中山传信录》记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同年11月,在山县有朋压力下,西村县令派人实地调查,但仍报称:关于在该岛建设国标事宜,如前呈文所报,未必与清国完全无关,万一发生纠纷如何处置好,请速予指示。1886年,西村转任日本内务省土木局长后出版《南岛纪事外篇·乾》一书。该书所载“琉球三十六岛之图”没有钓鱼岛,并特意指出:绝海远洋二三百里间有一片岛影,于航海中被认定是“支那地方”。这无疑就是指钓鱼岛。综上所述,西村舍三县令当时已认定钓鱼岛为中国领土,且几次婉转地告诫日本政府。

时任日本外务卿井上馨1885年10月致内务卿山县有朋的密信称:该等岛屿亦接近清国国境。与先前完成踏查之大东岛相比,发现其面积较小,尤其是清国亦附有岛名,且近日清国报章等刊载我政府拟占据台湾附近清国所属岛屿等之传闻,对我国抱有猜疑,且屡促清政府之注意。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国标等举措,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仅限于实地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可待日后开发之土地物产等,而建国标及着手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正因如此,山县有朋不得不暂且作罢。

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约两个月的1894年5月12日,冲绳县知事奈良原繁给日本内务省的秘密调查报告的最终结论是:自1885年之后没有再做实地调查,故难有进一步的确报……,没有关于这些岛屿的古代文献及证明属于我邦的明文和口头传说等。与我们相关的是古来县下渔夫时而从八重山岛渡海前往捕鱼狩猎。

如果日本政府1885年调查后认定钓鱼岛确系无主地,则符合逻辑的做法是立即批准冲绳县的申请并予以先占,而根本没有必要从1885年起一拖近10年,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时期才决定占有。由此可见,所谓钓鱼岛在日本占有前曾是“无主地”之说,纯属为其在甲午战争中窃占之举寻找的所谓“根据”。这不仅不能掩盖当年日本窃占钓鱼岛的史实,反而欲盖弥彰。

日本之所以没有在秘密调查后立即占有钓鱼岛,一是由于了解到这些岛屿是中国命名的无人岛;二是为争取时间壮大日本海军,最终同中国一决雌雄。1885年11月,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并将台湾府升格为台湾省。日本深知这两项举措都是旨在防备日本,而当时日本海军还没有战胜北洋水师的把握。日本必须避免在尚未准备完毕的情况下因钓鱼岛而过早同清军交战。日本正是由于对钓鱼岛欲占不能,才开始感到必须大力扩充海军,同时向中国境内派遣大批间谍,制定了针对中国的战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