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甲午前后日本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

来源:参考消息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8-07 13:28
1895年5月修订再版的《冲绳县管辖全图》之局部图,图中并未标绘出钓鱼岛。(供图 刘江永)

此外,1895年1月林信广编、成美堂出版的《新撰日本地图》“琉球诸屿之图”中所列“冲绳县管”字样部分,1895年3月近藤贤三编、三丛馆出版的《大日本帝国新地图:教科书》中“琉球诸岛”部分,均未标绘钓鱼列屿。甚至在清政府正式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之后,日本也未曾完全完成钓鱼岛的合法化过程。如1895年10月野际馨编绘、钟美堂出版的《大日本新分图:教科摘要》,所谓的“新分图”,意思再明显不过,是吞并了台湾这块大肥肉之后,日本的地图需要重新编绘了。即使这样的“新分图”,在“西南诸岛:大隅诸岛、琉球诸岛”部分仍未标明钓鱼列屿的存在。

由此可知,日本甲午战争的真正目标是台湾、澎湖和辽东半岛,尤其是台湾地区。在获得了这块肥肉之后,“钓鱼岛”这块经内阁秘密会议“窃取”的小岛便迅速被日本政府遗忘,以致时隔多年,仍未能堂堂正正地编绘进日本地图之中,也未能完成合法的法律程序。

“内阁决议”完全没有国际法效力

以往在研究中极少看到明确绘有中日之间国界的地图,笔者只见及一网站曾售有《日清韩三国全图》,并附有地图照片。据此可知该图为明治二十七年(1894)九月十五日印制出版。著作者:金泽良太,发行者:衫本七百丸、长屿恭三郎,印刷者:渡边直之。该地图上明确标绘有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国界线,且该国界线是连续性的,将日本全岛环绕起来整整一圈。由这幅极为罕见的绘有日本连续性国界详细走向的《日清韩三国全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钓鱼岛及附近岛屿已被标绘,且在日本国界线之外,显然并不属于“无主地”,当然更不属于已被吞并的琉球,而只能属于国界线之西的中国。

这幅地图已被出售,原图笔者尚无缘见及。但笔者最近查到另外一份绘有国界的地图,尽管不如此图详细,尤其是国界线并不连续,但两相对比,可以看到两张地图之间的连续性,亦可以作为旁证。这是一份1895年2月由吉仓清次郎编、目黑甚七发行的《实测日清韩军用精图》,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这一出版时间相当重要,要知道按照日方的说法,在1895年1月14日日本就已由内阁会议将钓鱼岛编入日本领土,那么,1895年2月份军方所用的“精图”应该已知晓此点,将钓鱼岛绘入日本国土才对。但该图未标绘钓鱼岛,这显然与日本新得到岛屿后应有的“兴奋感”完全不符,只能认为此时日本所谓的“内阁决议”还不敢公开示众,故而连军方绘制地图的人员都不知晓有此事,更不要提普通国民了。另外,国界的走向依然是经琉球的“先岛群岛”中的“与那国岛”,并迅速折向东北。联系到上述1894年《日清韩三国全图》中国界绘法和走向,可知两者一脉相承。可见,不仅1894年的地图将钓鱼岛所在区域视作“清国”的疆土,就是在1895年2月份日本军方的地图中,依然未将钓鱼岛绘入日本。所谓日本在1895年1月份的“内阁决议”完全没有国际法效力,钓鱼岛只能是在《马关条约》签订时,随着中国战败,任人宰割之际落入日本之手的,在战后理应依据《开罗宣言》之规定交还中国。

(文章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胡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