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我军史上首支仪仗队:穿八路军装迎美军上将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8-05 10:36

再次组建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第3天,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致电周恩来外长,表示苏联政府决定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此后,蒙古、朝鲜、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要求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为此,毛泽东主席指示中央警卫团将警卫营的一连改为仪仗连,担负外国大使呈递国书时的仪仗任务。

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由外交部组织,仪仗连进行了一场模拟演练——

“外国大使”的车子来到门口后,国歌响起,“大使”走出轿车。在“向右看齐”的一声口令下,仪仗连官兵们齐刷刷举枪向“大使”们行礼,目光随着“大使”的脚步移动,直至进入怀仁堂。

“外国大使”从怀仁堂出来后,仪仗连仍要举枪行礼,目送“大使”离去。演练中,周总理在队列里纠正了一些队员的动作,强调说:“你们要为国家做出模范样子来,从今天起,每位战士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了。尤其是在向右看时,不要绷脸。人家高高兴兴地来,我们也要愉愉快快地迎。”说着,总理又为战士们示范了脸上的表情。

主席看完演练后,表示基本上满意。他又向仪仗连领导交待了几点要求:“仪仗兵就要有仪仗兵的样子,要从眼睛里体现出仪仗兵的精神气质,要从动作上体现出军事技术的干练和过硬;还要注意衣服的整洁,武器的保养。另外,动作不要太复杂,再精练一些。”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聂荣臻总参谋长的具体督促下,仪仗连经过短暂而紧张的十余天训练后,开始正式执行外国大使呈递国书的仪仗司礼任务。1949年10月16日,仪仗连首次出现在苏联驻中国大使向毛主席递交国书的仪式上,顺利通过了考验。

二次组建的仪仗连在圆满完成迎宾任务后,又被解散。

正式诞生

仪仗队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形象,体现着国家的尊严和对其他国家的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支仪仗司礼部队。毛泽东主席以政治家的胆识和外交家的眼光深切认识到,建立一支专业仪仗队已迫在眉睫。于是,他向公安部队有关领导提出要求:尽快组建中国正式的仪仗队!

1952年3月,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始正式组建我国仪仗队。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一批优秀骨干,挑选的具体条件是:政治素质一流,身体条件好,身高适中,相貌英俊。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1953年6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完毕。由于仪仗队员均来自隶属陆军的警卫团,所以此时的仪仗队应称作陆军仪仗队。另外,该仪仗队是营级规模,所以又叫仪仗营。直到1956年,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的代表“三军形象、国家尊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正式诞生。1983年9月,仪仗营正式改称仪仗队。1985年9月,仪仗队由营级编制升级为团级编制。1986年1月,仪仗队又改称仪仗大队,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