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的第一次大海战

来源:综合作者:长孙蕥文君责任编辑:蔡子衡
2014-05-06 15:35

提起中日海战,人们最先想起来的就是1895年发生的甲午海战,中国大败不说,还赔上了台湾岛。其实在唐朝的时候,中日之间就爆发过一次大海战,那次可是中国赢了,还大赢特赢!

战争的起因还要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开始说起,东征前期,唐军一路挺进,攻到安市城时,久攻不克,被迫退兵。唐太宗死后,这任务就落到了他的儿子唐高宗身上,唐高宗紧追老爹的步伐,一直不断进攻高句丽,但每次取得的成果都很小,唐高宗于是改变策略,联合当时朝鲜半岛上“三国”之一的新罗,夹攻另外两国高句丽和百济,经过不断征战,终于在660年灭掉百济,百济残余的王室和大臣逃到倭国(当时的日本)避难。

公元661年,百济大臣在倭军的帮助下潜逃回故地,迎回王子,招集旧部,宣称复国。唐军在刘仁轨的率领下屡败百济,百济不得不在663年向倭国求救。倭国自从646年开始模仿唐朝进行“大化革新”以来,逐渐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国力蒸蒸日上。趁着朝鲜半岛战争不断,一直在找机会扩大在朝鲜的势力范围,当初帮助百济复国,现在出兵援助自己的盟友更是不在话下。倭国当即派出4万多士兵和1000多艘战船援救百济。

那边唐军也没闲着,趁得胜之气继续攻打百济,唐军分水陆两路进发,水路1万多士兵和170多艘战船由刘仁轨亲自率领,行至白江口,忽然遭遇倭军,两军当即对阵。倭军依仗自己人多势众,蜂拥而冲向唐军,刘仁轨从容指挥,转变阵型,分船队为左右两队,从两面包抄倭军,使倭军的战船只能相互碰撞而不能旋转掉头,倭军的指挥于是大乱,唐军趁势掩杀,结果四战皆胜,焚烧倭军战船四百多艘,倭军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倭军不得不惨败而归国,倭国扩大自己在朝鲜势力的企图自然也灰飞烟灰。

这场大海战就这么结束了,影响却很深远,倭国外援被击败后,百济再次被灭,高句丽也紧接在668年被唐朝灭亡,唐朝的版图至此达到全盛。日本从此之后老老实实向中国学习了几百年,直到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大明出兵援救朝鲜,日本才再次向自己的老师开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