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境外势力如何“策反中国”?

来源:搜狐网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5-06 08:47

广东近日破获一起由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联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该案中全国共数十人被策反。三十多年来,被境外机构策反的中国人中既有普通民众,也有学者,官员,将军。他们是如何被拉下水?拉他们下水的“境外势力”又究竟指谁?屡屡得逞的案例背后,所暴露的是制度和意识的双重漏洞。

从“屌丝”到将军,都是他们的策反对象

“屌丝”受到境外间谍高度青睐

在广东破获的这起窃取军事秘密案中,被策反的作案人是南方某沿海城市的普通务工者。而在以往的军事泄密案中,作案者不是高级军官,就是军工科研人员。这恰恰是境外间谍网络策反的特点。在境外情报机构眼里,那些被诱骗、被发展的国内网民不过是最廉价的、可以随用随弃的网上情报提供者而已,基数大,成本低,但却往往能收到“奇效”。

谈感情、找工作成最常见策反手段

如何让网民上钩,普通人的基本需求成了最好的手段。在广东这起窃密案中,QQ上认识的“女网友”对作案人李某热情体贴,事事关心,成了他的“知心人”,取得信任后又变身“飞哥”,抛出金钱诱惑,让他偷偷地向国家图书馆订购了大量只有境内专业人员才能订购的军事类书刊。让他走上了泄露国家秘密的道路。

而在2008年发生的一起类似案件中,一个刚丢掉了公司职员饭碗的34岁男子,正是在上网找工作时被一个信息员的自由职业所吸引,联络之后对方径直要求他画出所在城市郊区的解放军导弹部队和阵地,从网上直接发过来,很快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他满口应承下来,照做没过多久就被捕了。

军迷网络泄密事件高发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目前,网络泄密已占泄密事件总数的七成以上,而且正呈高发之势。美国情报部门认为,现在很多极有价值的情报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美国军方研究中国军情的权威文件——《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取自中国军迷们发布的网络信息。有的军迷为了炫耀自己的军事“功底”,知无不言,有的军迷想通过“爆料”吸引人气,千方百计地搜索各种信息,甚至不辞辛苦进行现场勘查,拍摄一些“猛图”,无形中为海外情报机构提供了便利。

解放军少将也曾被策反

两岸关系紧张时期往往也是台湾间谍的活跃时期。而大陆对台湾间谍网络的重创恰恰源自台湾地区领导人自己的“泄密”。1995年至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大陆对台军演,李登辉公开说“大陆所发的是空包弹”。这一言论引起大陆安全部门高度警惕,由此揪出潜伏多年的解放军大校邵正宗和少将刘连昆。

2003年,陈水扁为求连任,在高雄“扁友会”成立大会上“精确”地指出大陆沿海地区的导弹部署数量。大陆安全部门迅速行动,将“军情局”上校李运溥建立的间谍网连根拔起,另一名解放军少将刘广智也因涉案其中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