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退伍老兵带头修建烈士陵园:但为英烈笑九泉

来源:解放军报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4-04 10:26
退伍老兵带头修建烈士陵园:但为英烈笑九泉(图)

上图:退伍老兵吴永全(左一)向前来祭拜战友的革命前辈介绍陵园建设情况。达 飞摄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村庄,自发地修建起了一座规模不小的烈士陵园。放眼全国,烈士陵园不计其数,但由一个村自筹经费来建造的,少之又少。

图啥?“我们后人要建一个能给英雄下跪、祭拜的地方!”当地人如是回答。这个村是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镇南门村,领头修建烈士陵园的,是南门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永全,一名退伍20多年的老兵。

清明前夕,记者慕名来到南门村烈士陵园,在络绎不绝的祭扫群众中,感受百姓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崇敬之情。

陵园里共有49块烈士墓碑,记者一一细看,发现只有两名烈士是南门村人。咋回事?“我们是将全镇散落在荒郊野外的零星烈士墓集中起来,安葬于此。”吴永全的回答拉直了记者心中的问号。

为何要这样干?面对记者的追问,吴永全点燃一根香烟,沉默了许久,思绪回到了10多年前。

2001年春天,他走马上任南门村村委会副主任。发现村里两位烈士徐文海、余仁傅的墓就位于村口的公路边上,车来人往,尘土飞扬,嘈杂不堪。不久之后,他办事经过茗岭村,发现烈士史春林的墓地就安放在水沟边上,亲属来祭扫,连个磕头的地都没有。眼前情景,让曾当过兵的吴永全热泪直流。

此后,他专门利用闲暇时间寻找散落在全镇的烈士墓,有的位于荒郊野外,杂草丛生;有的年久失修,无人问津;还有的因无亲属,无人祭拜。一个声音慢慢在他心中激荡:“革命先烈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要给他们寻觅一个安静的‘家’,让后人好好地凭吊、祭奠。”

2003年2月,吴永全当选为南门村党总支部书记,此时的南门村已是多个自然村合并的大村。吴永全当时就想修建烈士陵园,但奈何南门村经济比较落后,大家普遍认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建烈士陵园的提议也暂时搁置起来。

执著成就事业,信念激发力量。经过数年发展,南门村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起色。“不能再等了!”2008年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吴永全提出“弘扬红色文化,回忆峥嵘岁月,珍惜美好生活”的口号,南门村党总支部通过了烈士陵园建设提议,为烈士“安家”作为村一号工程正式启动。

说干就干。村委会副主任丁清华代表村委会同张渚镇民政科科长咸春芳一起到市民政局进行汇报,民政局领导非常赞赏,并配合他们到宜兴市档案馆查找历史资料,经考证张渚镇有名有姓有记载的烈士共49人。

人数搞清了,下一步就是选地。村委“一班人”估算,要建个像样的陵园,得要二三十亩地。吴永全把目光瞄向了村旁一处山坡,这是块“风水宝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十分静谧。但这块地牵扯到20多户人家,需每家每户登门做工作。

许羊大就是其中一户,他家境比较殷实。几年前,根据“风水大师”的指点,他在自家的地上预先给自己造好了一座豪华空坟。

“谁敢动我家‘风水’,我跟他玩命。”他恼羞成怒,“你们要这块地是用来葬人,我们普通百姓为啥不能埋在这里?”

磨破嘴皮,踩破鞋底。村委“一班人”靠着乡亲乡情轮番上门做工作,承诺另选一块好地迁坟,地里种的青梅、茶叶、香樟树等全部照价赔偿。

“你们是为了革命先烈,又不是为了自己,我也不能太自私。”最终许羊大带头牵走空坟,另几家建有空坟的也纷纷迁走。每次迁坟,村委“一班人”都主动到场帮忙。

就是靠着这种精神和信心,吴永全带领村委“一班人”选好了35亩地。为节约经费,他自己动手设计图纸,带着群众参加施工。为尽量压低建造成本,大家采购物资时都不厌其烦地货比三家。

赶在2010年清明前,南门村烈士陵园宣告落成。陵园被青山绿水环抱,庄严肃穆。陵园最高处,两名新四军手举钢枪的雕塑象征人民军队一往无前、奔向胜利。雕塑底座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烫金大字。

那段时间,南门村车水马龙,党政机关干部来了,部队官兵来了,公安干警来了,中小学生来了,烈士亲属来了,新四军老战士来了,连前来乡村旅游的游客也加入了祭奠英烈的队伍。大家手捧鲜花,默默立于烈士墓前,祈祷烈士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后人告慰先烈,让活下来的英雄们更加自豪。“老伙计们,我来看你们了,你们聚在一起,将来我和你们见面说话也方便了!”新四军战士严群曾参加过长岗岭抗日战斗,后来在抗美援朝中受过伤。他感慨地告诉记者:“南门村为革命烈士做了件大好事!”

严老回忆说,长岗岭战斗打的异常惨烈,敌众我寡,新四军武器装备比较落后,可新四军宁死不屈,奋勇杀敌。49位烈士中的大多数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

“到南门村来游玩的游客,一般都会到烈士陵园来祭拜一下,4年来,保守估计有5万人次祭拜过烈士。”看守陵园的吴小金老人告诉记者,游客或献上一束鲜花,或鞠个躬,无不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之情。

烈士陵园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宜兴市民政局党委书记蔡培中介绍说,为支持南门村烈士陵园的完善和维护,民政局每年专门下拨3万元经费给村里。

站在山顶,吴永全坦言,将来退休后,他愿来烈士陵园当个“守墓人”,因为他曾经是名军人,既然没有浴血沙场,就应该陪着烈士共同守护好这片美好的家园。(蔡卫红 本报记者 代 烽 特约记者 田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