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正文

俄军改革实战检验:重大军事行动抢先机赢主动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李抒音 车军辉责任编辑:蔡子衡2014-03-21 09:09

俄格战争—

新世纪军事改革大检阅

2008年8月7日,格鲁吉亚军队突然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发动进攻。8月8日,俄罗斯军队迅速调集2万多人,对格军展开代号为“强制和平行动”的陆海空联合反击作战,仅用5天就迫使格鲁吉亚签署停火协定,赢得战争胜利。从一定意义上讲,俄格战争既是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军事行动,也是对其始于2001年新一轮军事改革成果的大检阅。

战争中,俄军以“快”制“快”,通过快速反击作战,一举达成了战略目的。战争初始,俄第58集团军的两个合成营战术群在接到命令后,仅仅用了5个小时,就强行军100余公里,直驱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投入作战。俄后续主力第76空降师等部队也分别以空中机动、地面开进等方式在24小时内到达作战地域。在整个战争进程中,俄军仅用2天时间就开辟了格鲁吉亚东西两条战线,到第3天就已彻底完成了对格鲁吉亚的战略分割。俄军作战速度之快、节奏之强、效率之高,使美国防部高级官员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事先已料到俄军的行动速度,可他们实际的行动还是比我们预料的要快得多。”

同时,俄军主要突击集团的“模块化”编组也成为此次俄格战争的一个亮点。俄第58集团军除了配属有常规的摩托化师、机械化旅外,还根据高加索地区作战需要编制有空降师、山地作战旅、直升机团和5个工程团,特别是战术航空兵第4军也在其编成内。这种编组模式是俄军对车臣战争中各军兵种协同不利、造成大量伤亡惨痛教训的深刻总结,也为陆空联合作战奠定了基础。

此外,充分的作战准备也是俄军能够实现快速反应、速战速决的重要原因。战前,俄军针对与格鲁吉亚可能发生的冲突,制定了详细的作战预案,并于7月13日至8月1日举行了“高加索-2008”联合反恐演习,对作战预案进行了检验评估。演习结束后,俄军主要参演部队甚至没有卸装,一直保持高度战备状态。战争打响后,俄军可以较为从容地按照既定计划实施作战。

尽管俄军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不错的战绩,但俄军高层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仍然认为俄军在战争理论、武器装备、人员素质等方面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尤其是头重脚轻、只适合打大规模常规战争的指挥体制亟需调整。俄格战争硝烟刚刚消散,2008年10月,时任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就宣布,俄军将启动以“重塑军队面貌,提高部队机动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核心的军事改革,拉开了俄军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专家点评 军队改革的动力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为顺应时代潮流、打赢未来战争的前瞻性要求,这种顺境中的自发式改革在俄军并不多见;一种是总结已有战争经验教训后的倒逼式驱动,这种对战争反思所催生的改革动力更大,改革的急迫性更强。俄格战争真正使俄军认识到,不经脱胎换骨式、自我否定式的改革,传统的苏式军队难以同西方军队相抗衡,更无法真正成为一支现代化的军队。俄格战争之后,一场举世瞩目的赋予“武装力量新面貌”的大规模改革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