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军改革的实战检验)
点评专家:
军事科学院外军部欧洲室副主任 李抒音
两次车臣战争—
鲜血换来的教训与反思
为维护国家统一、铲除民族分裂势力,俄罗斯在5年内进行了两次车臣战争。1994年底,俄罗斯动用约6万兵力出征车臣,历时2年多,在付出伤亡1.6万余人的惨重代价后,被迫与车臣非法武装达成“和平协议”,战争未能达到预期目标。1999年8月,俄军再次出动军队和内卫部队等作战力量10万余人,历经3年,基本肃清车臣境内的非法武装,取得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
相同的敌人、相同的战场,两场战争结果为何迥然不同?俄前总统叶利钦一针见血地指出,“车臣战争已经爆发,可武装力量还没有为解决局部冲突做好准备”,道出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的症结。
苏联解体后,受军费短缺、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俄军军官大量缺编,部队战备训练难以为继,军队战斗力逐年下降。战争理论方面,俄军固守“宽正面,大纵深,高速度”的机械化战争理念。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沿用了苏联时期大兵团作战的传统战法,以至于城市攻坚战时,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俄军仍然以装甲机械化力量为先导,强行突入格罗兹尼市中心,大量的坦克、步战车在狭窄的街道上无法展开,只能被动挨打。此外,战前准备不足、指挥协同混乱、兵力编组失当也都是俄军失利的重要原因。
鉴于在战争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俄军一方面加快编制体制调整和战备训练改革步伐,一方面加大对新军事理论的研究创新。1997年,俄军在广泛总结第一次车臣战争“血的教训”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特种战役理论,为俄军保障国家安全、遂行反恐军事行动提供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摒弃了过去的人海战术,尽量采取非接触作战和不对称作战手段,每次战斗基本按照“侦察搜索-脱离接触-综合火力打击-清剿扫残”的作战程式进行,大大减少了部队伤亡。在指挥协同上,俄军成立了北高加索联合作战集群司令部,赋予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员卡赞采夫前线总指挥权,统一指挥参战的国防部、内务部、紧急情况部等兵力。在力量编组上,俄军将摩托化步兵和空降兵分队以连为单位编成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强击群、机动群、奔袭群和侦察群等,大大提高了俄军对城市作战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作战方法上,俄军则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多路“挤压”、逐步围歼的战法,以特种作战和精确打击大量歼灭敌有生力量。
虽然取得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但俄军也付出了伤亡近万人的代价,暴露出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缺少常备预备队,只能临时从其他地区部队抽调官兵对参战部队进行补充;指挥协同仍有失误,导致战争中空降兵无法得到有效支援而损失严重;反游击战和城市作战经验不足,缺乏适合巷战、近战、夜战的有效兵器和通信装备。这些问题也促使俄军进一步思考,怎样推动军队能力从应对大规模战争和地区战争向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转变。
专家点评 军队要打胜仗,不仅需要先进的作战理论、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需要科学合理的体制编制,这是战斗力得以不断提升的组织保障。俄军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不断进行军事改革,但由于高层改革决心不坚定,改革方案不合理,再加上部门利益特别是军种利益的影响,始终未能建立起适应未来战争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没有解决部队结构不合理等矛盾,这些问题在车臣战争以及后来的俄格战争中被充分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