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摘:
第一章 边疆
1
在边疆,我有两个特铁的兄弟,寇卫和马龙。
我们兄弟三人曾经同在一个新兵连的同一个排的同一个班,并且三张床铺相连。
能够培养出坚硬友谊的地方,除了学校就是军队了,遗憾那是注定了要分别的新兵连。新兵集训结束,我和马龙一起被分到了特务连,担当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和一些暂时我还不敢告诉你的特别事务。寇卫则运气不错,去了“司训队”。“司训队”这个名词可以泄密,就是培训司机的意思。
当时我以为,寇卫这么一去,怎么着也得混个师长司机。孰料,“司训队”毕业,寇卫却没能朝更高处走去,譬如到军区机关扮演那种在古代军队不过就是给长官牵马的角色。寇卫也被分到了边疆的特务连,负责驾驶连队的破吉普和三轮摩托。在特务连,我和马龙两人睡上下铺。寇卫来到特务连,竟然又被连长安排在了我们身边,兄弟三人再次床铺相连。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迹,我想更多的则是缘分和天意使然。
寇卫是西安人,小子模样十分帅气,鼻梁高挺、眼眸明亮,嘴唇怎么看怎么像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兵也不例外,寇卫是我们特务连全体官兵包括军官妻子一致公认的看着舒服的帅哥之一。记得在新兵连的时候,我们那位“鹰钩鼻”连长第一次看到寇卫,说这小子来军队当兵真是可惜了,应该去当演员,没准儿就能混成影视明星,混个出息。凡此种种,寇卫总是先一笑了之,然后嗤之以鼻。
说寇卫是个帅哥,其实并不合适,帅哥专指奶油小生。寇卫不是帅哥,寇卫是个英俊的人,并且非常有趣。曾经的大唐盛世和边疆的兵戈铁马,铸就出寇卫满身的狂放与“匪气”。每次行方便,他总喜欢去野外,找个开阔地带完事。提及家乡,寇卫极少使用“西安”,而是沿袭千年之前的“长安”,还常常用市井俚语自我解嘲,说过去的长安人眼界无穷世界宽,安得广厦千万间,如今的长安人则是白天文明不精神,晚上精神不文明,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等等之类,爱恨交织的语调中洋溢无尽的忧国忧民。
军队是个大熔炉,融聚了祖国各地的优秀青年,也带来了五湖四海的口头禅。“狗日的”、“B样的”,还有以“操”字打头的语气助词,司空见惯,并且容易理解。个别诸如“妈拉个巴子”或者“牛B”之类,则是让人费解、摸不着头脑。前者我只在电影里听国民党反动派的最高领袖说过,后者似乎是从未在正式场合出现过。寇卫却爱说这个,无论是诅咒或者赞美,动不动就来句“牛B”,简而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