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部落>>战棋推演>>正文

英国的兵棋推演

责任编辑:蔡子衡2013-09-11 09:09

尽管早些时候有人就开始零星地推演兵棋,但是一直到法国――普鲁士战争之后,兵棋才开始在英国军队逐渐流行,之前少有问津。皇家炮兵部队的巴宁上校在1872年向军队介绍一套兵棋规则。巴宁上校的兵棋规则源于冯·奇斯驰维茨,也就是后来以严格著称的德国兵棋学校。

之后十余年,兵棋在英国军队中获得很多认可,这足以使剑桥大学的校长在1883年以官方命令的形式正式向军队颁布。又过了几年,一套英国专业兵棋的官方兵棋规则正式印刷发行,名字叫做《地图上的兵棋行为规则》。在19世纪晚期,可能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英国兵棋风云人物出现了,他就是极负盛名的军事改革家斯庞瑟·威尔金森。

在他的著作《兵棋随笔》中,威尔金森把兵棋描绘成地图上的军事全攻略,这和赛伊尔(Sayre)先生使用的前提条件基本吻合。他谆谆教诲:“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可能任何形式的军事研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不能正确应用的话,一切都不可靠。”对于威尔金森来说,兵棋对于参与者在提升技战术水平的理解方面在原则上来讲都是大有裨益的。“它和真正的战争相比,只不过少了一些危险、一些疲劳、一些责任和遵守军纪方面的冲突。”在实际战争中发生的一些次要的细节往往至关重要。“于是问题就来了,在余下的被说服而改变想法并返回之前,到底有多少人必定伤亡?”这样的对“冲突”的强调,和对“假定不可预知因素对双方都是平等的”的强调,一次又一次地以不同的伪装出现。

菲利普·H·哥伦布上校在1878年发明了一种“舰对舰”的兵棋,他为此也注册了专利,此后皇家海军开始对兵棋趋之若骛。哥伦布上校的兵棋名字叫做“决斗”,它模拟两艘誓不两立的舰队决斗的具体细节场景。也许作为第一个真正的海军兵棋,它引起了法国还有意大利海军相当大的兴趣,《Revue Maritime et Coloniale》和《Rivista Marittima》两个评论的出现即是明证。

威尔斯认为英国军队中对德国兵棋普遍缺乏兴趣,兵棋从未真正在英国正规王牌军队里引起关注。同样,哥伦布的兵棋也没有在皇家海军中形成气候。

兵棋,尤其是带有战略级的兵棋在冯.施里芬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人物当中相当流行,但是它对英国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上并没有对德国的影响来得那么深刻。也许这是因为英国人倾向于“保持传统、相信直觉,况且在军队中也盛行对‘专业主义’的抵触情绪。” “然而,这里至少有一个例外,就是有一个时机,当典型的德国思维方式被用于研究重大问题的时候,英国军队作战的潜能在一场主要的欧洲战争中被激发了。”

在1854-1856年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以后,出于对沙俄帝国的恐惧,英国的外交和军事政策深受影响。确实,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海军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准备到对马岛海峡,但这注定是厄运连连的航行,因为英俄之间的一系列正面冲突的危险性一触即发。然而,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一些远见卓识的官员开始注意到了英德之间的贸易竞争,以及德国试图谋求同等的制海权或者充当海上帝国的重大变化,他们把这一点当作更加严重的威胁。

《德国对不列颠直接入侵探源》,这一篇讨论的文章出现在德国的媒体上,但在1905年就给另一个可能性事件让路了。这个可能性就是英德两国的战争可能起源于德国违反比利时中立和约并同时攻击法国。也就是那一年,英国新一届军队高层决定在兵棋上探讨这个可能性。“我们认为兵棋的初衷是有教育意义的,但是它成了未来若干年英国军事规划的直接基础。”

想定,我们今天通常这样称呼,假设在1905年德国和法国之间已经爆发了战争。两个月来,德军一直在强攻同一个地区,而在法国――普鲁士战争期间也攻打过这一地区,就是色当(Sedan)和比尔堡(Belfort)之间这一线(见图二)。由于在这一带受袭,德国决定派出超过两万五千人穿过比利时从侧翼攻击法国。英国作为比利时中立和约的监督国,将不可避免地被迫卷入战争。

这是一套三方兵棋。C·E·考维尔(C·E·Callwell)上校(在1914年成为代理指挥官的时候可能患上严重的幻觉记忆症)扮演英军总司令。罗伯特森少将(军情部外军分部负责人)扮演德军总司令。比利时军队由名为A·林登-贝尔指挥。几名军事作战和情报参谋在兵棋推演中提供协助。

兵棋最闪光之处在于几个有趣的洞察力,其中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按照既定的作战方针在既定的时间内把英国最尖锐的部队顺利地穿越海峡运送到对岸。“然而,兵棋得出的最深远的结论,就是由于德国入侵比利时可以预见其成功,那么法国单靠自身的力量一定抵挡不住德国的进攻。这就导致了在1906年之后与法国的对话,导致了英法协定的诞生,法国借此在1914年进行了动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关更多关于英国专业兵棋推演的消息是有限的。可能兵棋推演技术的运用方面最有名的例子集中于陆军元帅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在二战期间的活动。

蒙哥马利,这位英军的最高指挥官在埃及北部的阿拉曼地区与德国纳粹将军隆美尔正面交锋,他发明了一套诡异的指挥方式。尤其是在制定作战计划的关键阶段,蒙哥马利就会离开他的司令部,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对他的选择进行斟酌,完善他的计划,这样他的思维可以不致于被一天接一天的繁忙公务打断。他的参谋长定期到他的私密住所,带来一些最新的作战情况,回去的时候带走一些他的最新命令下达给部队。

在这个紧张的计划阶段,蒙哥马利会和他的军团将领一起,用兵棋式的演练来检验他的想法。“每一位参加者都要经过具体细节的测试,能力、要求、对敌军的反应,以及在面临相关的形势和计划时,他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蒙哥马利要求他的情报军官能够打赢即将来临的战争,他将敌军的部署和他自己部队的部署都摆在图纸上。参谋们要把他们自己想象成敌方,像敌军一样做出反应,站在跟蒙哥马利对立的立场上,来推演这个奇怪的令人着迷的室内游戏,以期亦步亦趋地对抗英军。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将此当作计划性练习,而蒙哥马利不同,他潜心地推演,并竭力地把自己放在隆美尔的位置上来思考。他通过对敌方的仔细研究,准确地预见敌军的行动;他还总是问自己:如果是隆美尔,他会怎么做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之后的时间里,英国的兵棋推演并不完善,甚至会被所谓运筹学的新技术所取代。美国的兵棋推演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甚至比英国方面还要不稳固。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