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海岛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句朴实的分配标语道尽无数从军报国子女的心。

“八一”建军节前夕,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去世,生命定格在58岁,58年的岁月里,他守岛卫国32年。32年可谓是他的大半生,32年他与孤独为伴,不提条件,坚守岗位,甘做“擎旗人”,有他在的一天就有中国国旗在开山岛上空高高飘扬的一刻。王继才的先进事迹再一次撼动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他配得上每个人的赞,因为他守卫的是我们共同的家国。
这让我不禁想起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分配的优秀班长们,他们纷纷主动申请戍边,到新疆、西藏、海岛去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向自己的梦想迈出了勇敢的一步,接下了新时代“擎旗人”的接力棒。他们很清楚到艰苦地区面临的是什么,但是他们依然坚定不移,因为他们更清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们无所畏惧、所向披靡,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空疆卫士”。

“擎旗”自有后来人。一个王继才倒下,会有千千万万个“王继才”站起来。王继才的妻子继承丈夫的遗志,继续坚守海岛;王继才的儿子王志国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优厚待遇的工作,携笔从戎,继承父亲的报国志。从黄海前哨到雪域高原、从南沙岛礁到北疆大漠,无数人民子弟兵屹立在自己的岗位,在不为人知的平凡岗位抒写传奇。“我敬佩王继才也理解王继才,他是丈夫、是父亲、更是海防民兵,我是女儿、是母亲、更是“海霞”传人”满身荣誉和伤痕的浙江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连长陈盈盈在看了王继才先进事迹后说道。
当下无论是哪个地方,只要是中国便不乏“擎旗人”。军校毕业学员越来越多的戍边申请;普通岗位越来越多的无私奉献感人事迹;青年一代越来越高的创造热情;各行各业越来越盛行的爱岗敬业;大学生越来越频繁的边疆支教……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助力“擎旗”,正是因为他们,五星红旗将永远高高飘扬在华夏大地。

(图片来源网络)
中华大地自古至今“擎旗”都有后来人。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到“未收天子河湟池,不拟回头望故乡。”;从“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在青。”无不表现了军人从军卫国的志向。而近代军队的建立,无不是为了保卫家国,保卫华夏大地。再看现代有罗阳的航天报国,有张超的舍身护机的凌云壮志,亦有退伍老兵的种种感人之举和一份份真诚的戍边申请,都体现了中国是个“擎旗”有传人的民族,华夏大地的每个时代都是“擎旗”有传人的时代。
王继才的先进事迹感动、激励着每一个人,全体官兵和广大民众都积极向王继才同志学习,争当“擎旗”传人。作为未来战场指战员,我们军校学员更应勇当先锋,甘于为家国奉献青春,做好新一代“擎旗”传人,让社会因为我们新一代青年人、青年军人,而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