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宋文骢丨一颗巨星陨落,却照亮了整个华夏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程立伟 程立鸿 刘定钧责任编辑:袁帆
2018-03-22 16:45

1982年2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召开。宋文骢在会上提到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等新概念,引起与会专家和部队领导的广泛关注。四年后,时年56岁的宋文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肩负起了我国自主研发新一代先进战斗机的历史重任。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航空领域研发了一大批高新技术,而那时,我国的航空工业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是空白。歼-10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当前唯一的具备完全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第三代国产战斗机,技术跨度极其大、难度极其高。“技术、人才和实验条件等方面,和第三代先进飞机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漫长的研制过程中,面对着一穷二白的窘况,宋文骢领导广大设计技术人员,一步一个脚印,默默地向目标迈进,先后攻克了先进气动布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高度综合化航电武器系统、CAD/CAE/CAM等关键技术。

1998年3月23日,在十几年的严格把关,稠密设计后,歼-10飞机终于做好了首次试飞的所有准备。当时已经68岁的宋文骢知道,国外第三代飞机无一例外都发生过坠机事故,这如同一个魔咒,笼罩在团队每一个人的心头。为此,宋老反反复复、认认真真把工作做到极致,就在歼十试飞前的晚上,宋老依然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伏案疾书,验证飞机的各项参数是否有变。

一项项试验顺利通过后,飞机终于平稳着陆,有人欢呼,有人落泪。歼-10战斗机设计师杨伟说:“在那之前从未见过老头流泪,但是在那一刻他哽咽了。他毕生的精力,最终化作了一种战斗力。”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动情时!大国重器、以命铸之。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表达,能比眼泪更直接?为纪念这一伟大时刻,宋老便将自己的生日改为3月23日——歼十成功首飞之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数千次的定型试飞,歼-10战斗机于2006年正式列装空军航空兵部队。据统计,世界各国的三代机在试飞阶段都有摔飞机的经历,俄罗斯苏-27的25架原型机中摔了10架。而歼-10在长达5年的试飞历程中,完成了数千次起落,却从未摔过一架飞机。这不仅在中国是奇迹,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如今的歼-10系列战机已撑起了中国空中力量的半边天,成为令对手眼红的空天利剑。

斯人已逝,风骨犹在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 2016年3月22日, “歼-10之父”宋文骢去世,一颗巨星陨落,却照亮了整个华夏。宋老为其付出了太多,歼-10战机于他,就是孩子一样。作为国家两个重点型号歼-7C、歼-10飞机的总设计师,宋老一生都奋战在中国航空航天工程战线的最前沿。在中国遭遇西方技术封堵的情况下,宋老等人领衔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被称作中国航空扬眉吐气、名副其实的“骨气机”!

如今,宋老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歼十却依然翱翔在祖国的每一片山川,每一个角落。他和歼-10一起,依然守望着华夏大地——直到永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