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旅文化>>文化聚焦>>正文

《邓小平》总编剧揭秘:1984年之后太难写

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08-15 11:04

从左至右为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龙平平、邓小平扮演者马少骅、演员印小天。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上官云) 连日来,48集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热播,在收获众多好评的同时,有不少观众对该剧拍摄的幕后工作产生极大兴趣,并在微博上发起各类相关话题。14日下午,该剧总编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史专家龙平平接受媒体采访,揭秘该电视剧剧本创作与拍摄的幕后故事。

剧本创作历时四年:领导曾给出3条指导性意见

龙平平首先简单介绍该电视剧剧本的创作情况。他透露,十年前正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曾有许多电视工作者来做这件事情,但因题材重大,难度较高,创作时遇到各种困难,项目最终未能完成。

直到2009年,有关部门决定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组织创作这样一部电视剧。龙平平介绍:“当年2月份,领导给我提出3条指导性意见。第一,希望这部电视剧的时间段放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前后;第二,核心要反映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形象;第三:除了小平同志个人历史贡献,也要总体反映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这在龙平平看来,意在全面反映邓小平的一个时代。因为长期从事邓小平思想相关研究工作,也曾经担任过一些相关影视剧的编剧,龙平平堪称此方面的专家,但他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仍然感觉到难度太大,“后来想了一个办法,由专家和作家结合创作创作。”

“原因在于专家使用抽象思维方式研究历史与理论,但接到的任务却是写形象思维的文艺作品,很多地方不熟悉,所以要请内行参与。”龙平平说,剧本创作历经4年时间,有人加入也有人离开,前后有很多同志为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