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乐趣多
为调剂严格枯燥的生活,缓解训练紧张疲劳,自卫队在工作、训练、执勤和学习之余,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丰富官兵业余生活,锻造强健体魄,保持旺盛士气。
堪称专业的体育课程。自卫队拥有一所体育学校,是自卫队共同机构。该校自成立以来,培养出许多运动健将,代表日本活跃在国内外赛场,为国家赢得了荣誉。2012年7月伦敦奥运会,该校派出12名高水平选手,参加了包括摔跤、拳击、游泳等多个项目比赛,其中4人获得奖牌。此外,自卫队其他院校也把体育训练作为培养队员勇敢精神的重要手段,体育课时间分配比例在10%左右,时间分配因学校和专业而异,即使同一所学校,专业不同体育教育时间分配比例也不同。如海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的一般干部候补生航海技术专业,体育课时分配比例为9.5%,而技术干部候补生军事技术专业的体育课时分配比例则为7%。防卫医科大学体育课目有徒步、游泳、滑雪等,共计500余小时。陆上自卫队干部候补生学校实施精神教育、知识教育和体育教育“三育并重”的教育方针,精神教育占总课时的5%,体育则占10.1%。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使官兵拥有强壮身体,自卫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每年根据季节举办不同规模的运动会。比赛有柔道、剑道、拔河、游泳、滑雪、马拉松等多个项目。由于官兵大都住在营区和舰艇上,针对这一特点,自卫队在驻地和基地建立了众多文化体育设施,各种体育用品齐全,并设立了娱乐室。自卫队院校文体活动也很丰富多彩。各院校设有校友会,下设运动部和文化部,拥有70多个俱乐部,学员可根据个人爱好加入不同的俱乐部。学员一般下午5点下课,降旗仪式后,可到学校俱乐部进行30至60分钟的文体活动。学员除周一到周五上课接受教育训练外,周六、周日还可外出参加校友会组织的课外业余文体活动,以加强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可参加地方大学的文体比赛。如防卫医科大学学员在业余时间,可到棒球、网球、篮球、游泳、剑道、柔道、空手道、音乐等俱乐部进行文体活动。
军地融合秀亲民
根据和平宪法,日本的防卫鼓动受到严格限制。为此,自卫队充分利用各种宣传空间,着力打造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防文化、宣扬国防文化和亲民文化,不仅强化了民众的国防意识,而且增加了民众对自卫队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对推动自卫队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票难求的军营开放日活动。针对年轻人对现代化武器装备兴趣浓厚的特点,自卫队各驻地和基地每年都会举办“公众开放日”,并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公众,如航空自卫队的战斗机飞行表演,海上自卫队组织民众登舰出海,陆上自卫队将民众请进训练场观摩演习等。“公众开放日”期间,基地餐厅和各种服务设施也对公众开放,人们既可品尝到可口的饮食,也能买到市面见不到的军需品留作纪念,民众参加“公众开放日”积极踊跃,每年至少有18万人志愿参加这种活动。自卫队举行“公众开放日”信息一般会在互联网上发布,民众需提前报名预约,主办单位对报名者进行抽选后,再将参加者名单公布在网站上,这让获得参观机会的民众有一种“中彩票”的感觉。为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陆海空各自卫队还分别设有常年免费开放的公众交流中心。如东京朝霞驻地的陆上自卫队公众交流中心,建有一批展品丰富、手段先进的宣传设施。该中心不仅利用实物展出方式,向民众全面介绍陆上自卫队的历史沿革、现有装备、军事训练、维和事迹等情况,而且还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模拟技术手段,逼真模拟有关情景,达到宣教效果。交流中心一层设有一个被称作“动感地带区”的立体电影院,里面座椅装有震动装置。当观众戴上专用眼镜,观看《陆上自卫队员的成长历程》时,座椅会随着实弹训练的枪炮声震动和摇摆,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该中心自开放以来,深受国民欢迎。目前,参观人数累计达50万人。
从娃娃抓起的少年夏令营。为加强青少年的“参军意识”,自卫队每年邀请大批青少年参加在基地或军营举办的少年夏令营活动。从陆上自卫队的富士综合火力演习、海上自卫队的观舰式,到航空自卫队的航空飞行表演,随处可见满脸稚气的学生。每年约有2.6万人参与为期二至三天的军营生活体验活动。
不要钱的博物馆。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自卫队在各地的史料馆、展览馆、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其中日本军事博物馆接待量最大。该馆建于1879年,1945年日本战败后被废止。经修整复原,1986年重新开放。馆内陈列着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死的“勇士”或所谓“军神”的遗书、遗像、遗物等,中央大厅及馆外广场展示了许多战车、古炮、特攻队用的飞机和鱼雷等实物模型。国际舆论认为,自卫队重新开放军事博物馆,免费供国民参观,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对国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军国主义教育,复兴尚武传统,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