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雪海孤岛
文 / 黄宗兴 徐明远 图 / 徐明远

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自热火锅,一边遥望着四周苍茫的雪山,驻守在新疆阿勒泰军分区白哈巴边防连的四级军士长吕文强感慨不已——在冰封雪裹的巡逻路上吃到营养丰富的自热火锅,服役13 年的他还是第一次。
隆冬时节,白哈巴边防连驻地气温低至零下 35 摄氏度,多处道路被大雪封堵,部分路段积雪深度可达半米,团部里的物资给养已经半个月无法供给到连队。
入冬前,军分区为连队配发了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还将自热火锅纳入连队食谱。从压缩干粮到自热米饭,再到如今营养丰富、品种齐全的自热火锅,连队巡逻途中的“野战快餐”在不断改良换代过程中,实现了口味多样化、内容营养化、功能多元化的快餐化保障要求,完全满足了连队官兵冬季巡逻路上的饮食需求。
“植物工厂”给寒冬添绿意
按照巡逻计划, 这天是连队官兵乘马执勤的日子,笔者将跟随官兵一同巡逻,亲身体验巡逻途中的“野战快餐”。
出发前,吕文强提前将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装进执勤包, 并来到连队“植物工厂”中,采摘了一些刚长熟的油麦菜。
“没有土壤和阳光,仅仅依靠营养液和光照就能茁壮生长,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吕文强说,“蔬菜是雪域冬天的宝,前些年冬天吃不到新鲜蔬菜,只有土豆、萝卜、白菜‘老三样’,连队战友也因此经常出现便秘的情况。”
为解决官兵的吃菜问题,各级都想了很多办法,可这些办法一到冬天就“失灵”。去年, 上级引进无土栽培技术,为白哈巴边防连援建的 “植物工厂”正式落户。 由此, 即使大雪封山,连队官兵们也能吃上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放心菜。走进连队 90 平方米的“植物工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一个约 0.6 平方米铁架上的泡沫盘里,种着 30 棵小型生菜。蔬菜的头顶没有太阳、脚下没有土壤却依然充满绿意——这得益于头顶的彩色 LED 灯和脚下的营养液。
吕文强说,植物“脚下”的营养液能及时有效地为其提供各种养分,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要求,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温等条件。“头顶”的灯光是模拟太阳光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同的植物对光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连队选择把“植物工厂”建在地下室,植物照样可以生长得很好。
从催芽到栽培再到最后收割,通过人工光源、调温调湿等控制系统,实时对蔬菜的温度、湿度、气流、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调节整个蔬菜的种植周期只有 30 天左右而且可以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循环生长总产量是自然环境下的几十倍。
经过专家研究结果表明,连队“植物工厂”生产的蔬菜,维生素和糖等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也检测不到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目前,连队“植物工厂”已拥有菠菜、油麦菜、孔雀菜等10 余种水培叶菜。
自热食品暖胃又暖心
时至正午,中哈边境室外温度零下35 摄氏度,官兵选点休整,执勤包里的巡逻食品露出“真容”。笔者注意到,官兵携带的自热食品种类繁多,除了常见的“青豆牛肉、胡萝卜鸡丁、雪菜肉丁自热米饭,还有包含土豆、宽粉、藕片金针菇等 10 余种配菜的自热火锅,官兵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搭配调味菜调味酱。
吕文强撕开一个自热食品的包装袋向笔者演示说,自热食品的加热方法十分简便,只需按照“使用说明”向食品袋中注入少量水,即可实现自动加热。
在冰天雪地中,官兵随身携带军用水壶中的水已经被冻成冰块,官兵们通过“融雪”取水。吕文强说 :“通常我们都是先将积雪倒入自热食品袋,再裹进大衣使其融化。但如果注水量达不到‘需求标准’,自热食品就会因加热不充分而影响口感……这一过程在夏天只需几分钟,但在冬季至少需要 15 至 20 分钟。”
“比起过去啃干粮、吃馕饼、嚼方便面,近年来能在野外吃上热乎饭真是没想到。” 教导员朱刚勇介绍,比起过去,自热食品的最大优点是解决了“加热”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快餐化保障效率,特别是寒冷的冬季,热乎乎的饭菜能瞬间驱散严寒,为官兵快速补充体能,不仅能吃得饱还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
谈话间,热气腾腾的自热火锅就散发出了味道。吕文强激动地说 :“在这个寒冷的巡逻路上,能吃上热腾腾的米饭和火锅,感觉既暖胃又暖心。”
“野战快餐”的另一大亮点是品种繁多的“即食食品”。笔者在官兵的执勤包中发现了包括“压缩饼干、谷物棒、香辣芥菜、牛肉香肠”等“即食食品”,甚至还包括“速溶固体饮料”等野战饮品。巡逻结束后,该边防团军需股助理员李兴对笔者说,如今的“野战快餐”对“早中晚”各餐都进行了详细划分,并将食用种类区分为“单兵、班用”两种类型 ;上级会定期按照战备数量配发至边防一线哨所,并定期完成食品更换,防止食品过期。
净化水甜到心窝里
前些年,“喝上干净的淡水”一直是一个比吃饭还要棘手的难题,困扰着许多边防连队。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某团曼扎边防连有一口水井,打在了离连队较远的河边,“水质差不说,一到冬天取水就比较困难。因连队条件有限,河道旁运输车停不过去,只能用小推车一趟趟拉运,冬天下雪爬坡就更加费力”。
去年初, 上级在大雪封山刚结束就请来专业钻井队勘探选址钻井,同时将净水设备送进连队组装。随着 3 台净水设备投入使用、两口水井的钻通,这个边防连吃水难的历史彻底宣告结束。
“甜,这水真甜!”水井打好后经过净化,指导员任宗兵拿起碗喝了第一口后赞叹不已。对于喝过较差水质的曼扎边防连官兵来说,“能喝到过滤的净化水,那种感觉简直要甜到心窝里”。
室外冰封雪裹,官兵不仅喝上甘甜的水,“植物工厂”内依旧绿意盎然。如今,舌尖上的雪海孤岛变化日新月异,这份温暖传递到每名官兵心坎上,边防官兵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戍边守防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