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车唐山公司生产的全国首列长编组“复兴号”动车。河北日报记者赵杰、赵海江摄

2018年8月,郭鹞在总装车间检查“复兴号”的以太网接口。河北日报记者刘禹彤摄
回望来路,从我们八九十年代坐绿皮车,到21世纪CRH动车组列车开启中国铁路的高速牵引时代,再到今天中国成为高铁先进技术的世界领跑者,没有哪个词比“复兴”更能代表国人的喜悦。作为一名高铁设计师,我感到很自豪,也很庆幸把最好的十年献给了这份职业,献给了这个红红火火的新时代。
我经常和团队里的年轻设计师交流,设计思路需要不断创新,生产制造需要一丝不苟。干我们这一行,就要心怀敬畏,踏实干好每一天,经历沮丧、懊恼、艰苦、收获、喜悦,正是青春该有的模样。下一步,我和我的团队还将再次接受挑战,设计时速为400公里的洲际动车组。在我们公司,在全国各地,还有许许多多的技术人员在为“复兴号”的研发生产做着努力。大家扎根在工厂,用工匠精神、技术创新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插上翅膀。我相信,中国高铁的故事,还将“疾驰”,壮阔豪迈,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