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8年创设于福州船政局内的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
“甲型一号”是一架单发动机双浮筒双翼水上教练机,木质机身,高3.88米,机体长9.32米,翼展13.70米,马力100匹,最大时速126公里,空机重量836公斤,载重1063公斤,飞行高度3690米,可航行3小时,航程340公里,乘员2人,可载炸弹4枚,其性能、质量不亚于同时代欧美各国的产品。
然而,闻讯而来的英国人在“海军飞机工程处”参观“甲型一号”后,却不屑一顾地说:“这种飞机更像一个大玩具,只能供人观赏,绝对飞不上天去!”为了证明中国人自己造出来的水上飞机可以成功上天,孙中山先生的侍从武官、航空局局长杨仙逸决定亲自进行试飞。
1919年8月9日,平静的福建马尾海岸挤满了观望的群众,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漂浮在海面上的“甲型一号”水上飞机。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甲型一号”的螺旋桨飞快转动,紧贴着水面快速滑行,腾空而起!“甲型一号”的起飞,有力回击了英国人的质疑。

“甲型一号”水上飞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