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的诞生来之不易。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1910年,法国人费勃成功地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虽然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被列强瓜分的悲惨境地,但中国人没有放弃独立制造飞机的梦想,放弃航空救国的理想,一批学生远赴国外学习航空技术。这些留学生对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的研制功不可没,其中以巴玉藻和王助最为著名。

巴玉藻

王助
巴玉藻和王助,前者被钱学森称为“中国航空之父”,后者被认为是“波音飞机之父”。1916年6月,巴玉藻和王助以优异的成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由于国内政局纷乱,他们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巴玉藻被美国通用飞机制造厂任命为总工程师,王助则成为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至今波音公司在西雅图的博物馆中还有王助的铜匾肖像,并刻有“波音公司第一位工程师”字样。1917年冬,国内局势稍稳,巴玉藻、王助怀揣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志向,毅然启程回国。经北洋政府批准,巴玉藻、王助等人于1918年2月正式在福建马尾船政局内创设我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海军飞机工程处”。他们集中优秀技工,进行专业培训;筛选国产材料,测试物理性能;利用船政局原有的机器加工飞机部件。他们在简陋的条件下,终于于1919年8月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