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邓小平诞辰114周年丨小平,您好!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作者:张晓君责任编辑:任爽
2018-08-22 12:08

1984年,距离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刚刚过去了6年时间。这6年,国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由凤阳小岗村的“敢为天下先”,变成了全国农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可是,在对外开放的道路上,似乎不是那么平坦。

改革开放几年来,广东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难免泥沙俱下。激烈的争议随之而来,有人想把经济特区的发展拉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

邓小平因此决定要亲自去特区看一看。

△ 1984年1月,邓小平首次来到深圳,在蛇口与工人握手。

1月24日,初春灿烂的阳光里,邓小平来到深圳。黄昏时分,他登上深圳国际商业大厦22层顶楼天台,凝望夕阳映照下正在崛起的深圳新城区。当时,6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大部分正在建设中,到处是吊机伸出的长长巨臂,一片繁忙的工地。已近黄昏,寒风袭人,80岁高龄的邓小平却毫不在意。

第二天,邓小平来到深圳河畔的小渔村,和当地渔民聊天,听村支书说198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300元,家家都是万元户,他有些不信,跑到一家渔民家里去验证。这家人楼房气派、装修精致,还有电视机等家电,主人说月收入在四五百元。他女儿邓榕大声告诉他:“老爷子,比你工资还高呢!”邓小平放心了。

1月26日,他挥毫泼墨,为特区的争论一锤定音:“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考察回北京后没多久,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正式纳入开放范围。

在整个80年代改革进程中,经济、社会和思想领域的争论不断,但邓小平坚持改革路线毫不动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