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土耳其突发地震,在某救援现场,一颗闪亮的“星星”出现在夜空,大大改善了救援现场的照明条件。其实,这颗“星星”是一种系留式无人机,搭载照明器材升空后,被长长的线缆“拴”在指定空域,并通过这些线缆为其供电。
用线缆系留、能搭载一定载荷、驻空时间较长……该无人机应用时的这些特点,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风筝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风筝只是一种玩具,而放风筝则是一种传统的游乐方式。其实,在我国古代,有很多风筝应用于军事的记载:因为风筝飞得高,曾被用于侦察和传送信息;因为风筝有线相牵,曾被用于推算地面攻击距离;因为风筝具有不容小觑的升力,曾被用于拖带火药等物资上天……
在国外,风筝也有类似应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已认识到空中侦察的重要性,但可用的空中侦察手段不多。除了使用飞机外,英国军队把目光投向了载人风筝。这些载人风筝由一串风筝翼面组成,借此增加风筝的托举力,把侦察人员送到百米高处观察敌情。与载人气球不同,载人风筝的托举力来自多个风筝翼面,即使有一两个翼面被击中破损,也不会导致风筝落地。但是,这种载人风筝的使用受风力影响较大,在空中观察人员也缺少必要防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根据风筝迎风而起的原理,德国一家公司为德国海军打造了搭载在潜艇上的Fa330直升机。这种直升机虽然有旋翼,却没有发动机。它的升空主要靠风和潜艇在水面上航行带来的动力,缆线一头与直升机相连,另一头缠绕在潜艇绞车上。风力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自重只有68千克的直升机就可以借旋翼转动产生的升力,驮载一个观察人员升空。从一定程度上讲,Fa330直升机更像是一个风筝,只不过用便于折叠的旋翼代替了传统的风筝翼面。
这种无动力旋翼直升机一度被投入实战,并取得战果,但易受天气影响、活动范围有限、在雷达面前无法隐身等缺点,使它很快踏上末路。
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侦察感知设备的小型化、自动化,新型 “战场风筝”——系留式无人机出现并投入使用。2017年,美国DARPA在西北风号海岸巡逻舰上验证了TALONS系留式无人机。该无人机通过复合材料绳索与舰艇相连,可以像风筝一样被舰员放飞到百米高空,利用无人机上的各种传感器实施较大范围的侦察。不过,TALONS的翼面采用了类似动力滑翔伞的结构。据称,该无人机还有被整合到无人侦察艇上的计划。
如今,系留式无人机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一些国家的新研坦克、轻型侦察车都具有搭载、使用系留式无人机的功能。法国的“猎户座”2系留式无人机可与轻型侦察车配合使用,滞空时间达24小时。土耳其用其为灾区照明,只是系留式无人机众多应用中的一种。
从风筝到系留式无人机,从无动力到有动力……传统意义上的风筝与军事领域的距离似乎在渐行渐远,但其原理仍被一再应用,这意味着带有风筝“基因”的新型装备还可能继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