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才能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被“糖衣炮弹”所击倒,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读经典名著时,常能读到一些饶有趣味,又给人以启示的小故事。仅“吃”这一话题,就有不少记载。
《郁离子》一书中,记载了玄石这样一个爱酗酒的人。玄石曾因嗜酒,以致“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于是自警“不敢复饮”,然而不过一月,酒瘾难忍,他开始只喝三杯,“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又明日而大釂”,完全忘记了“酒之害”。结果,玄石因为酗酒而丢了性命。
有人贪酒吃,有人则是贪“饵”吃。《醒世恒言》中记载了这样一桩趣事。唐朝进士出身的录事薛伟,梦见自己化为一条鲤鱼,几天不曾觅食,肚中饥甚,遇一渔夫垂钓,明知饵上有钩子,但终因难耐饵香的诱惑,张嘴吞饵,遂成渔夫钓物。作者冯梦龙对此点评说,“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入木三分地点出了故事背后的一个“贪”字。
同样是面对“吃”的考验,一些革命前辈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交出了令人敬仰的答卷。
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有一次,一名军部经理处长用伙食费买了一只鸡和半斤牛肉,想给彭德怀同志改善一下生活。彭德怀知道后,立刻把经理处长找来,批评道:“我又不是旧军阀,对我搞这些特殊干啥!”彭德怀随即责令他把鸡和牛肉送给医院的伤病员吃,还警告说:“你下次不改正,我就要处分你!”在吃喝上不搞特殊化,折射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纯粹党性、纯正作风。
陈云同志一次在杭州吃午饭,地方上考虑到他已退休需要增加营养,便私自在原来的一荤一素之外加了一小碗鱼翅。陈云见到后严词拒绝,并语重心长地对工作人员说:“今天吃了,哪怕是一点点儿,以后他们就会找借口给我做;这次浪费了,他们就不会给我做第二次了”。这种不搞“下不为例”、不开一次口子的清醒坚定,体现的是一名共产党员慎微慎初的自律和自爱。
“吃”似乎是件小事,可这件事恰如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一个人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陷阱时,有没有一份应有的定力和警觉。正如有首《小心歌》所唱的:小心权钱交易引诱你,小心娱乐场所拖住你,小心各种赌博沾染你,小心不法分子害了你,小心贪图安逸毁了你……作为党员干部,身处相应的岗位,手握一定的权力,往往是被拉拢、围猎的对象,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圈套,犯错误、栽跟头,甚至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唯有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管住不该开的口、不该伸的手、不该点的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才能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不被“糖衣炮弹”所击倒,永葆共产党员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