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的一天,我参观了一个名叫石山下村的中国村庄,从中感受到了推进乡村振兴给当地带来的蓬勃活力与可喜变化。
青山葱茏,花草繁盛。我乘车从留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出发,来到南京市溧水区石山下村村头。一下车目光所及,池塘中鱼儿游弋、群鸭戏水,不远处是一片白墙青瓦。
村子里,一座有近400年历史的宗祠诉说着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有着厚重历史的村庄,石山下村近年来将乡村旅游与文化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成了小有名气的乡村旅游重点村,很多游客慕名前来。
沿着干净整洁的青石板路前行,我发现,博物馆、酒店、咖啡馆……这些通常在城市里才有的现代化元素,在这里同样也有。我还看到,很多人家门前都停放着小汽车,设施完备的活动室里老人们怡然自得,桂花米糕店店面虽小但生意火爆……村民们告诉我,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村子富起来了,他们的生活好起来了,幸福感很高。
当地公路的畅通发达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从学校到石山下村,基本都是宽阔平坦的公路。公路网的通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也为乡村发展旅游业带来更多便利。这让我想起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此外,分类垃圾桶、太阳能发电板、新能源洒水车等也随处可见。听导游说,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像石山下村一样,中国很多农村都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石山下村是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国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没有把农村落下,各项建设成果不断反哺农村,有力提升了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非常了不起。
中国和柬埔寨是传统友好邻邦和铁杆朋友。多年来,中国在与柬埔寨开展经贸合作的同时,还积极支持柬埔寨推进现代化建设,减贫合作也结出累累硕果。在我们国家首都金边以南约60公里,有一个叫达弄村的村庄远近闻名。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发电板、崭新的清洁水生产站……这些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改变,正是得益于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的实施。
在这一项目的带动下,达弄村还大力改善教育和医疗条件,发展养殖、畜牧业,开展技能培训和改善村庄公共环境等。他们的脱贫经验将在柬埔寨全国推广。中国助力柬埔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惠及柬埔寨人民,展现了中国在追求现代化道路上胸怀天下、立己达人的大国担当。
(佘畅、黄东风、本报记者宫其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