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的要穴有哪些”“要穴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近日,某部组织作战研究,在精准找到对手各要害部位之后,随即围绕这些要害部位展开“要穴攻击”研练、演练。
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是战争亘古不变的制胜法则。指挥机构、信息枢纽、机场、码头、弹药库等“七寸”,是对手的关键点、致命点、支撑点,是对手的“大脑”“心脏”“咽喉”。作战中,对这些目标实施“要穴攻击”,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作战效果。如果不分重点,即便是“饱和攻击”,也可能难以重创对手。
我军历来强调打仗要“先选最有价值的目标打”。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金城战役打响后,副排长杨育才带侦察班12名侦察兵直扑敌“白虎团”团部,虎口掏心,一击致命,创造了世界特战史上的又一经典战例。战争年代,我军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仗时着力摸清敌人最致命的地方并集中兵力消灭、瘫痪、削弱之。
现代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系统与系统的较量。作战体系既有“1+1>2”的聚合优势,也有“100-1=0”的断链软肋。“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备战打仗中,把“100-1=0”中的“1”找准,把“要穴攻击”练过硬,如此一来,打仗时对手“两只手都麻木和瘫痪了,刀剑必然会从手中掉落下来”。
“要穴攻击”的前提是“识穴”。尤其要看到,现代作战体系的关键环节大多实现了“去中心化”,加之要害部位具有自适应、自组织特性,使得发现“要穴”更加困难。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对指挥员来说,只要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本领,就一定能在作战中找准对手的“要穴”。
识“要穴”不易,攻“要穴”更难。对手对自己的“要穴”肯定会严防、死保。“无不陷之矛,亦无不可陷之盾。”只有适时分析“要穴”的变化走势,注重使用新技术新手段,合理使用新兵种新战法,才能在“要穴攻击”中一击必杀、一触即溃。
需要指出的是,对手有“要穴”,己方也有“要穴”。在把“要穴攻击”练过硬的同时,也要防止对手对我实施“要穴攻击”。“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只有尽量减少己方的弱点、短板和破绽,使敌方无机可乘、无懈可击,才能使我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武警山东总队政治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