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袭一般是指以独有的、颠覆性的技术对敌方作战体系形成压倒性优势。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科技对现代战争胜负的影响日益上升,军事强国之间技术突袭与反突袭日趋激烈,实现技术突袭成为军事博弈双方倚重的“破局利刃”。
着眼思维观念“内源式”重塑。从兵力到火力,再到智力,每一次军事技术之变皆发轫于认知之变、思维之变。战争充满了未知变量,识变应变中对思维观念进行内源式重塑是赢得技术主动的第一步。应深度涵养科技素养,确立科技制胜的思维,前瞻布局、总体谋划“硬科技”“软科技”的发展远景,敏锐感知科技发展的脉络,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科技风口”。要以思维重塑应对对手之变,变“尾随跟进式”思维为非对称思维,在战略性、前瞻性技术上确立“你发展你的,我发展我的”指导思想。
立足新旧装备“聚优式”使用。器械不精,不可言兵。武器装备改变了战争的攻防格局,是技术突袭的“硬支撑”。防止对手技术突袭,既要“瞄准明天的战争”加快发展武器装备,也要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聚优式使用新老装备,最大限度释放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一方面,用好练强老装备。因“器”制宜,在主动用、反复用中挖潜旧装备的优势,激发老装备的新活力。另一方面,磨合练熟新装备。从装备原理、链路指挥等多向度,摸清新装备“脾气”、解锁新装备“最优解”,发挥出新装备最佳效能。
推动技术成果“众筹式”转化。科技成果是实施技术突袭的关键。提升备战打仗的科技含量,既要依靠专家持续发力,也要引导基层官兵积极参与,推动科技成果“众筹式”转化。应聚焦作战需求,加大科技练兵力度,将最新科技成果直通演兵场,练精单装、练全要素、练强系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应浓厚研学氛围,开展“战车旁复盘总结、甲板上业务切磋、机翼下课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官兵开展“头脑风暴”,通过集智攻关、集力创新、集聚发展,聚向发力,形成课题从部队中来、成果到部队中去的良性循环。
构建战术技术“双驱式”架构。技术决定战术,战术倒逼军事技术创新,防止敌技术突袭需要把战术与技术灵活结合起来。应加快创新“策略战法库”,用时代元素丰富传统兵学思想,用科技因子赋能传统战法训法,在新型作战领域发挥人民战争威力;加强储备“数字人才池”,培养具有工程师素养和数字化能力的官兵,提升其战技术结合能力,找准对手技术上的“阿喀琉斯之踵”,加快形成反制技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