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质效的提升,离不开施教者与受教者你来我往、思想碰撞的“双向奔赴”
双向奔赴,是指双方为做好一件事相向而行,共同付出努力。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双向奔赴”既是抓好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教育质效的重要标尺。教育质效的提升,离不开施教者与受教者你来我往、思想碰撞的“双向奔赴”。
榜样是无声的激励,也是无形的“磁场”,是“双向奔赴”的力量之源。如果施教者重“声教”轻“身教”、有“声音”无“身影”,身上不出汗、脚下不沾泥,只会损害自身的形象,失去官兵的信任。只有工作中有“看我的”的硬气,任务中有“跟我上”的豪气,作风上有“监督我”的底气,垂之以范、导之以行,把立言与立行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以高尚人格和走在前列的示范引领更好地感召官兵,才能由情入理、攥指成拳,形成“双向奔赴”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
受教者作为有效接受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双向奔赴”的关键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在主体与客体心灵互通、情感交融基础上的,要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积极领悟,还要用心参与,让被动的灌输变成主动的吸收。基层部队蕴藏着取之不尽、常学常新的教育资源,官兵身边看似平凡普通的故事,往往蕴含着智慧、哲理与方法,给人以启发和思考。要强化官兵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用身边事、身边理讲透大道理,把青年官兵的个性展示变成教育优势,让“兵教员”唱主角,形成合力抓教、百花齐放的格局,依靠主体力量燃旺教育炉火。
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讲好,是“双向奔赴”的有效手段。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网生代”官兵的需求,只有积极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才能使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产生更多共鸣。要强化以网育人功能,借助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改进教育方式,对接网上网下资源,打通课内课外渠道,建好用好平台抓手,跟进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和功能开发使用,逐步走开网上调查、直播授课、在线互动、自主学习的路子。要挖掘运用优质数字资源,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表达方式,做到网络势能与教育功能融合、信息强势与传统优势统合,坚持用灵活方式吸引官兵,最大限度调动官兵参与热情,在角色互换、思想互动、学习互助中拉近距离、直抵内心,实现教育的“双向奔赴”。
(作者单位:武警甘肃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