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傍晚,暮色苍茫,一场合成营空地火力协同推演在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展开。从作战侦察到火力配置,从突击时间到力量部署,一营副营长王东宝与连排指挥员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战斗筹划。空地火力协同这个原本相对陌生的课题,如今对于王东宝来说已驾轻就熟。这缘于过去5个寒暑间他们经历的百余次类似推演,近40余项新战法也随之诞生。
一
5年前的初夏。科尔沁草原腹地,朝晖初露,远方的地平线上露出一抹金黄色,斑斑点点地洒在杂树丛中隐蔽待命的指挥车上。
一缕晨光透过车窗的水雾,照在时任一营营长宋恒哲的脸上,布满血丝的眼睛透露出他多日征战的疲劳。
侦察直升机从头顶掠过,轰鸣声刚远去,车载电台里就从不同方向传来指令。宋恒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次陆空联合演练,他已期待多时。
作为成建制、成体系完成由传统步兵向新型合成步兵转型的营级单位,面对空地火力协同任务,包括宋恒哲在内的一营官兵都信心满满。
随着天空中战机释放出串串干扰弹,演练正式开始。空中侦察、火力打击、开辟通路……演训场上,战车引擎轰鸣,战机从高空掠过,空地联合的景象让宋恒哲和官兵兴奋不已。“联合作战就是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肯定没错。”这是全营官兵坚信的观念。
演练继续,“敌”固守要地,一时间战场陷入胶着状态。时机成熟,宋恒哲依照以往经验,火速命令各分队发起冲击。
“快了!冲击速度超出了预期!”指挥所内,紧盯着战场态势的旅指挥员立即大声指出问题所在。步兵分队发起冲击后,只顾充分发挥某新型突击车优越性能,不顾与空中力量协同配合,导致地面分队与“敌”前沿之间的距离过近,空中力量无法充分发挥火力优势。
接到指挥所传来的情况通报,宋恒哲心知不妙,前冲的地面分队和空中力量一时都有些畏手畏脚,战场节奏也被打乱。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着“敌”顽强火力点被空中火力摧毁,地面分队也因距离过近被“误伤”大半,“损失”严重。
“伤亡率”达到70%,近一半是由友军“误伤”导致!这是一营首次参加陆空联合演练的成绩单,完全可以用“惨不忍睹”形容。指挥所内复盘总结会的气氛直坠冰点,宋恒哲昔日的自信被狠狠击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改变旧的思维定式,就会被死死地挡在联合作战门外。”旅领导的话如一把锤子把宋恒哲敲醒。
只有打破重塑,才能让联合制胜的意识深入头脑。全旅迅即掀起大抓联战联训的头脑风暴。一营官兵跨越军兵种界限,与任务部队捆在一起训、绑在一起练,构建起基于任务编组的集中联合驻训。
又一场演习打响。“开始接‘敌’!”在空地火力支援掩护下,宋恒哲迅速组织地面突击群发起冲击,各分队一体协同,向目标地域疾驰而去。
“陆航还可将侦察到的情报及时处理、适时传递”“电抗、工兵等配属力量还应充分调动”……复盘会上,一个个问题被尖锐指出。以问题为导向,不断纠偏扶正,联合作战的思维已初见雏形。
二
盛夏的天如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作为一营侦察引导小组组长的杨文民,此时正带领他的组员紧张地调试着某新型通信设备。
“这阴雨天气影响太大了,咱们能不能联得上?”引导小组成员刘传冉抬头看看天空,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乌云密布、能见度低,刘传冉的话好像一块石头重重压在杨文民的心上。
1秒、2秒……杨文民与其他几名引导员紧盯通信设备屏幕。当屏幕显示与远在数十公里外的某型战机成功建立通联时,小组成员欢呼起来。
组网建链、传输信息,一张无形的“数据天网”在战场上悄然织就。在这张网内,无人机在空中侦察,某型飞机对地攻击,地面分队向纵深突击,空地一体紧密协同,火炮航炮响彻大地……陆空一体亮剑,成为最亮眼的战地景象。
“与战机共享数据,是获胜的关键。”走下演训场,满身泥水的杨文民不禁感慨。一营可以与其他军兵种互联互通,这意味着全营的联合作战能力大幅提升。
回想起空地联合初期阶段的那场演练,杨文民至今记忆犹新。演练中,处于正面战场的新式突击车在“敌”重火力压制下举步维艰,主力分队刚从侧面战场发起冲锋就遭到“敌”坦克火力打击,人员“伤亡”惨重。负责地面引导的杨文民数次紧急呼叫空中火力支援,但直到演练结束,还没有看到直升机的影子。
“空地设备平台不一致、接口不统一、软件不兼容,导致陆空对接不畅,联合作战效能无处发挥。”这场失利让一营意识到,链路不畅好比一堵墙把陆空联合挡在了各自的区域,止步不前。
找到症结,对症下药。一营通过上级牵线搭桥,把陆空现有装配各型电台放在一个平面,学习掌握装备性能;与军兵种任务部队、院校、厂家共同组织联调试验和集智攻关……逐步将陆空协同的情报链、指挥链、打击链和末端引导控制链建立起来。
不久后的一次演练中,当地面分队再次遭遇“敌”顽固火力攻击时,数十里外隐蔽待战的武装直升机迅速前出……纵观全局,多维联动、联合制胜正成为战场新的图景。
三
时间刚踏进秋的门槛,科尔沁草原夜凉如水。
零点,指挥帐篷内灯火依旧通明。一场作战筹划会正火热推进,来自各军兵种任务部队的指挥员围坐在野战沙盘周围,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很快,在众人的合力下,一份冒着热气的作战方案出炉,各军兵种指挥员也分配好了各自的作战任务。时任一营营长毕方富也拿着方案,在营指挥所内进行部署。
演训场上晨雾朦胧,一场空地火力演练悄然打响。一营按照作战方案有序推进,遭遇的战场特情也被成功化解。一场演练下来,有惊无险,毕方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在拿到演练评估结果时,刚过“及格线”的分数却让毕方富高兴不起来。“明明成功完成了演练任务,为什么分数并不高?”心存疑惑的还有各军兵种的指挥员。
随着考核组列举出一条条失分项,毕方富与在场指挥员才恍然大悟。“联合已成,如何实现更有机的融合是接下来最该思考的事。”各军兵种指挥员认真剖析演练结果后发现,各作战分队不能有机合成、精准协同,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空地协同如何精确到秒”“火力支援如何有机衔接”“作战效能如何深度叠加”……在该旅组织的空地战法研讨会上,各军兵种指挥员对联合作战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逐个细化研究,找准具体行动中的共振点,破解精准协同中的卡堵点。
指头要硬,拳头更要硬。“上次演练,时间误差控制在了30秒以内,这次,我们要更进一步精准协同。”已是深冬,草原处处冰封雪裹,又是一场作战筹划会在空军某机场指挥所内召开。毕方富极为娴熟地讲解着自己指挥的地面分队与各军兵种协同作战方案,诸军兵种指挥员同步展开战法论证,不断对作战方案进行优化。
推演开始。战场上,跨越一树之高、凌空待战的某陆航旅数架武装直升机不断将侦察画面回传地面;无线电波流转,部署在雪野间的某通信分队紧织密网,源源不断的数据洪流不断标示着关键节点;突击分队搭乘运输直升机,掐准时间节点抵达目标地域……陆空联合的各作战要素融为一体,尽情在这方天地中发挥着联合作战的威力。
硝烟散尽,指挥所内另一场头脑风暴拉开帷幕。当海量的战场数据汇聚于此,刚刚经历一场激战的各军兵种指挥员,立即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复盘中。战场数据分析、演练问题研讨……一项项空地火力协同战法、训法使各军兵种部队在战场上攥成一只铁拳,时刻准备着给“敌”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