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决策是对作战中全局性重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作出的决断,是一个关乎作战胜利与否的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更是凝聚指挥员对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等多因素思维的结果。现代战争是在陆、海、空、天、网、电等多维空间同时展开的复杂性对抗,作战决策已经不可能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么简单,而是由“智”而“谋”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求指挥员应充分认清现代战争系统的复杂性,准确把握现代战争指挥的思维规律,积极融入复杂性思维方式,使作战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指挥控制更加灵活高效。
融入更理性的过程思维
所谓过程思维,是与静态思维相对的复杂性思维。作战决策中的过程思维,是指挥员为获得预期结果而快速分析出多种可行性方案,进而再研判出最佳方案的思维状态。其关键是对战场态势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研判。随着战争形态的加速演进,作战空间、兵力构成以及武器装备等作战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致使现代作战体系所呈现出的战场复杂性骤然提升。这就要求指挥员应强化过程思维,充分计算敌我双方作战效能、体系重心和关键节点,反复推演分析敌之可能行动和我应对策略。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在研究部署时,除根据当前情况外,还要估计到情况的某些可能发生的变化。要设想敌可能变化的几种情况,其中应包括一种较严重的情况,要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有对付的办法。”
战争的复杂性,就在于其过程具有激烈的对抗性、超强的时效性和高度的风险性。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技术差”是导致弱势一方难有还手之力的直接原因,但透过“技术差”,在“技”不如人的背后,更深层地折射出的是“思”不如人。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任何思维都是一种能力。因此,简单的静态思维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作战的决策需求,指挥员应学会运用过程思维综合考量战场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变化,理性并高效地处理战场态势,确保作战决策的合理性和时效性。
融入更全面的联系思维
所谓联系思维,是与片面思维相对的复杂性思维。作战决策中的联系思维,是指挥员在面对变化的战场环境和复杂的战场态势时,对战场客观条件、基本处置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关联性审视。“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毛泽东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联系思维的精髓要义,既将侦察、判断、决心到行动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与实际情况紧密地联系起来,又将各个方面的思维活动联结成为一个整体。
未来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化、情报信息多源化和对抗活动多域化,决定了指挥员的片面思维不仅无法把握战场全貌,更无法把握敌方的作战行动和真实意图。未来复杂多域战场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单元都将不再是孤立的实体,而是由实体与周围战场环境要素共同组成的一种复杂体系。因此,适应未来战争特点的作战决策,应该运用更为全面的联系思维,将战场态势看作一个由多种作战要素及其复杂关系构成的整体,善于透过纷乱无序的战场表象抓住其背后的联系和实质,统筹各部门职能和各战场要素,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使作战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且富有成效。
融入更有效的适应思维
所谓适应思维,是与线性机械思维相对的复杂性思维。作战决策中的适应思维,是指挥员着眼现代战争特点规律,采用灵活的非线性思维,使作战决策不断适应战场的动态变化。“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基于军情复杂和“兵无常势”的客观条件,孙武提出了“兵因敌而制胜”。克劳塞维茨也认为,战争并不是活的力量对死的物质的行动,它总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冲突。因此,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两场完全相同的战争,事实上,即使给定相同的初始条件,战争亦不会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战决策的思维水平决定着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它既是应对战场复杂性态势的必然要求,又是发挥战争主体能动性的集中反映。未来战争中,随着无人系统、机器人、自主武器等新一代高技术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无论是作战空间的多维性、作战方式的多样性,还是作战信息的多变性、作战行动的不可控性等,都不可避免地对指挥员作战决策思维产生冲击。因此,作战决策只有主动适应未来战场变化,摒弃按套路、走流程的线性思维,重视无序、个性和非线式等因素在作战决策中的作用,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赢得主动。
融入更管用的有机思维
所谓有机思维,是与还原主义思维相对的复杂性思维。作战决策中的有机思维,是指挥员依据作战意图以及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等情况,对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一体作战进行的整体性运筹谋划。在作战决策重心上,聚焦认知域双方对抗,关注物理域信息域行动对人的影响、人对物理域信息域行动的影响,以最终达成瘫敌物质基础、毁敌精神意志的战略目标。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极为复杂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正确认知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前提。从军事领域来看,正确的思维认知已经成为人们认识战争、赢得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从根本上制约着军心士气、影响着决策质量。
战争实践告诉我们,战争对抗归根结底是指挥员思维认知的博弈,思维认知正确才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思维认知错误就会丧失战场的主动权。钱学森曾说过,凡是不能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或不宜用还原论方法处理的问题,而要用或宜用新的科学方法处理的,都是复杂性问题。要有效解决战场上的复杂性问题,就要求指挥员提高有机思维能力,在正确理解上级意图和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因时因势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出思维认知正确的作战决策。因此,必须在作战决策中合理运用有机思维,特别是在目标选择上,将人的性格、心理、情感等认知因素考虑在内,将认知作为确定作战目标的重要因素,集中使用精锐力量打击,才能有效重创敌作战体系,对敌形成强大震慑,最终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目的。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