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军事论坛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成本往往决定胜负


■毛炜豪

成本问题对战争有着巨大影响。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曾长期统治欧亚大陆。而骑兵中的佼佼者,是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在与游牧民族对抗的过程中,农耕民族很长时间都处于下风。

为什么人口众多的农耕民族,难以对抗人口较少的游牧民族?因为战争成本不同。冷兵器时代,战马可以强化人类的战场机动能力,大幅提高单兵战斗力,是最重要的作战资源。游牧民族生活的草原地广人稀,凭借天然的牧场和成熟的育马技术,可以将培育战马的成本降至最低。农耕民族主要生活的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缺少面积辽阔的优质牧场和优良马种,培养战马的成本很高。据估算,平原地区养育一匹马的成本,是草原上养一匹马的几十倍。这就意味着,组建一支同样规模的骑兵,农耕民族付出的代价是游牧民族的几十倍。一旦发生战争,快速的战场消耗需要源源不断的资源补充,其成本更加惊人。这就是古代战场上农耕民族往往难以对抗游牧民族的重要原因。

但是换个角度看,农耕民族在平均战斗力逊于游牧民族的情况下,依然能够长期对抗并多次扭转局面,同样靠的是成本低——人力成本更低。同样面积的耕地,比牧场养活了更多人,虽然战马数量较少,但士兵数量更多。所以冷兵器时代,两类民族激烈竞争、长期对抗,此消彼长、互有强弱。但到了热兵器时代,游牧民族一蹶不振,农耕民族开始占据上风。因为战争的游戏规则改变了,骑兵辉煌不再,枪炮成为新的主流兵器。而枪炮从矿产开采、金属冶炼到机械加工、军队操练,都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更低的人力成本,这些正是农耕民族的强项。到了机械化战争时代,巨舰、坦克、飞机成为主战兵器,于是钢铁和石油产量成为新的制胜要素。此时矿产资源越丰富,或者说获取钢铁和石油的成本越低,持续作战能力就越强。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16世纪,英国步兵和弓箭手处于混编使用的状态。1588年,英国枢密院下令取消长弓作为法定武器,引发了一场“弓箭与火枪之争”。长弓兵与火枪兵互不服气,决定比试一番。第一次比试中,弓箭手由于精度较高、射速较快,略胜一筹;然而第二次比试时,由于天气寒冷,弓箭手很难保持体力,结果火枪胜出。这说明二者战斗效能基本持平。虽然结果证明弓箭仍然有一定作用,但最终1595年英国规定弓箭不再作为团练项目,并要求普及精度更高的重型火绳枪。

弓箭和火枪谁的成本更高?从直觉上看人们可能会选择后者,但综合分析,未必如此。第一,训练成本。训练一名弓箭手至少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一旦损失,短时间难以弥补;而训练一名火枪手只需要一个月便可完成。第二,能量成本。长弓虽然比火枪轻,但主要使用生物能,将弓拉满需要很大力气,连续作战时,弓箭手很快会感到疲惫;而火枪主要使用化学能,只需要将枪端起来射击就可以,能够保证火枪手的持续作战;第三,制造成本。弓箭从材质上看似乎制造起来成本更低廉,但制作工艺复杂,一把合格的弓箭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火枪虽然造价不便宜,但制作周期短,几个月甚至几周就可以制作出来,从而能够保证军队拥有更强的持续作战能力。

火枪取代弓箭,经历了一个初期双方共存、火枪逐渐居上的过渡阶段。这是因为武器的发展是渐进的,需要一个不断完善技术并降低成本的过程。只有当制造技术成熟、成本大幅降低时,人们才会将该武器作为战场的主战兵器,并发展出适应该武器特点的主流战术。这启示我们,未来无人化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无人装备的智能化技术,还取决于制造无人装备的成本。只有当无人装备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时,人类才会真正意义上进入无人化战争时代。那么,无人装备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哪里?笔者认为是基于芯片的信息处理设备,如传感器和火控系统。因为这些是无人装备成本最高的关键部件。因此,与其说下一场战争是无人化战争或智能化战争,不如说是“芯片战争”。大力发展芯片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存储、处理、传输等信息技术,有助于抢占下一场战争的制高点。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