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营造“人人被需要”的干事氛围


■陈 黄

●带兵人应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让官兵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努力增强官兵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日,一位教导员在与连队主官们分享带兵经验时,举了一个自己当指导员时设置“动态库管员”的例子。基层连队的库管员岗位通常是固定的,除了库管员以外,很多战士对于连队物资底数、分布都不甚了解。采取“动态管理”以后,更多战士有机会参与到各类库室的管理中。尽管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但是他们在管理过程中表示收获很大,也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感受,更给了他们在不一样的岗位上发光的机会。

对库管员实行轮流上岗,可以让更多战士参与到各类库室的管理中。这名教导员的做法对于广大带兵人来说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只有让基层官兵在工作生活中产生“被需要”之感,引导官兵们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才能更好地激发官兵主动投身基层建设的内在动力。

当代青年官兵思维活跃、认知多元,主体意识强,大都渴望在部队干出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得到他人尊重。然而现实中,少数带兵人只把基层官兵当作管理对象,而不是依靠对象,忽视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一些官兵难以体会到对单位建设的参与感;还有部分官兵由于长期没有具体负责的工作,归属感淡化,逐渐产生“被边缘化”的错误认知和事不关己的“看客”心态,甚至产生“躺平”的消极态度……久而久之,不仅不利于官兵个人成长,也会影响单位建设发展。带兵人应充分尊重官兵主体地位,让官兵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努力增强官兵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管理学中有一句名言:“相比外力驱动,自我驱动是保持活力的更好选择。”对于基层建设而言,最大的驱动力来自官兵自身。作为带兵人,应当通过多种手段充分调动基层官兵的“内驱力”,营造“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要给基层官兵提供舞台,让官兵唱主角,让他们在展现自身才华的过程中提高自我价值认同;要给予官兵干事平台,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名官兵都能在不同岗位的历练中提升能力素质;要坚持广开言路,多听听基层官兵的声音,将广大官兵的智慧汇聚成基层建设的内生动力;要用好荣誉激励,及时表扬、表彰那些为单位建设作出成绩的官兵,让官兵人人奋发向上,活力竞相奔涌;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官兵在挫折中重整旗鼓、轻装上阵,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和依靠官兵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广大基层官兵既是部队建设的主角,也是军队发展进步的推动者。“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积极营造“人人被需要”的干事氛围,充分激发基层官兵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共同把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31605部队)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