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既是调查研究的重要要求,也是调查研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也是一项讲求方法的艺术。开展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想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攻坚克难,坚持系统观念,以过硬作风求调研之真。对调查研究来说,作风实不实,结果“两重天”。像那些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嫌贫爱富式、轮番轰炸式调研,把调研变成了调“演”,不但加重了基层负担,损害了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的形象,而且“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掉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
在调研中发扬优良作风,必须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要想知道事实真相,就得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当年,习主席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为更多掌握第一手材料,直接在大街上摆桌子,向来赶集的群众发放民意调查表,并现场处理、解答群众问题。在福建宁德任职时,刚去不到3个月,习主席就走遍闽东9个县,还曾翻山越岭步行几个小时,来到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之称的下党乡调研。时至今日,习主席“三进下党”的感人故事仍为百姓传颂。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质效,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官兵,真诚倾听官兵呼声、真实反映官兵愿望、真情关心官兵疾苦;要多到困难多、官兵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了解官兵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
在调研中发扬优良作风,必须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1961年调查研究年中,毛泽东同志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六十条”上,把“工业七十条”“商业四十条”等城市工作的具体政策交给邓小平同志负责。邓小平同志深入厂矿企业进行调研,并反复强调:“一切都要按社会主义原则办事,不要再照顾原来说过的话、办过的事,那是照顾不住的。”“凡是办不到的,不管原来是哪个人说的,站不住就改,顾面子是顾不住的,今天顾住了,明天也顾不住。”后来,他主持制定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有力推动了当时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现在,有些干部在调研中,不是不了解情况,也不是看不到问题,而是不愿正视现实,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虚与实之分,祸与福之纽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调查研究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上不能揣摩领导意图提供材料,对下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搞先入为主式调研,既要报喜又要报忧,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在调研中发扬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聚焦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系统梳理了12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具体问题、老大难问题。我们应结合部队实际,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应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以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打开强军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武警特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