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点快报
劲风呼啸,铁翼飞旋。南国春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组织官兵开展战术演练。担负突击任务的飞行员罗兆年,果断高速低空飞行隐蔽接“敌”,成功摧毁目标。
“敢于果断出击,做到精准制‘敌’,是近半年的跨兵种淬火给了我胜战底气。”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罗兆年感慨地说。
去年,该旅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专门抽派多名飞行员到某合成旅代职锻炼,与相关专业岗位官兵一起开展融合训练,向昔日“对手”学、向协同伙伴学,了解地面装备性能,熟悉掌握彼此战术战法,逐步提升协同作战能力。
之前的一次对抗演练,该合成旅某营参谋陈清福的出色表现给罗兆年留下深刻印象。此次代职,罗兆年专门申请到他所在营锻炼。其间,二人又一次围绕上次演练中暴露的不足展开深入讨论,并结合日常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复盘研讨。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学习,两人不但提升了军事理论水平,而且强化了战术配合默契度。
借风砺翅,引火淬剑,该旅官兵实际作战能力在融合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在该合成旅代职期间,飞行员薛瑞多次走进合成营中军帐参与指挥演练,为牵头负责的“陆航与合成的分队战术协同研究”课题积累了实践经验。归队后,他参加旅里组织的实战化演练,积极把初步研究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成功组织了协同战术行动。
飞行员陈健鹏反复学习合成营进攻与防御战术方面的资料,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训练,在一线官兵帮带下结合体会琢磨思考,围绕规避多种对空火力总结摸索了多个空中防御动作。一次演练,面对“敌”导弹突然来袭,他运用自己总结的防御动作进行应对,成功处置了特情。
总结经验,该旅逐步扩大跨军兵种淬火锻炼范围,选送骨干力量到空军、海军等军兵种院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交流、接受培训,进一步强化官兵联合意识,夯实官兵理论和技能基础。同时,他们还组织官兵走进其他军兵种中军帐观摩学习,了解掌握各类要素协同运用的特点规律;结合重大演训任务,把官兵嵌入联合作战诸多环节,在火热军事实践中接受磨砺与检验。
近日,该旅组织官兵开展带有战术背景的实战化演练。接到上级指令后,飞行员驾机飞赴预定地域途中,突然发现“敌”潜藏目标。飞行员并未急于实施打击目标,而是迅速将“敌”阵地位置信息传至指挥所,并呼叫地面先遣力量进行支援、实施攻击……如今,无论是低空突防还是红蓝对抗,无论是空地协同还是联合作战,官兵都自觉融入体系作战“大棋局”,不断演绎更为壮阔的练兵图景。
亲历者说
从地面仰望蓝天
■南部战区陆军某旅飞行员 罗兆年
云端之上是战场,白云之下是家园。拥抱蓝天,树梢之上守护美好家园、俯瞰万家灯火,是我们飞行员的使命。
长时间以来,我们习惯了从蓝天俯瞰大地。当从地面仰望蓝天,又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这次代职,改变了我的战场视角,也深化了我的思考。
多年前的一次对抗演练中,我驾驶战机突防,胜券在握之际却被沿途潜伏的防空火力“击中”。都说直升机是装甲车的“天敌”,没想到却被装甲车击败了。指挥这场伏击的,正是某旅合成营参谋陈清福。这次代职,我主动申请来到这个营,就是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经过半年多学习切磋,我与陈清福从对手变成好友,不仅掌握了合成营专业知识,还成为训练“明白人”,也渐渐找到了那次失败的原因所在——当时,我总以为陆航部队发展速度很快,错误地认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对手的防空火力根本来不及部署,装备车辆也达不到那么快的机动速度。
飞行员的主战场在蓝天,合成营的主战场在地面。这次宝贵的代职经历,让我在实践中不断强化体系作战思维。在兵种融合实践中成长,我在飞行技战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考虑问题不再单单着眼自己的空域,而是主动强化融合思维,综合考虑战场要素。换句话说,对于一名优秀的指战员来说,全局意识不是各军兵种作战知识的简单叠加,更要有融合诸军兵种专业思维于一身的体系视野和联合素养。
随着融合培养越发成为常态,我和战友的打仗视野不断拓展,合成训练、体系作战、联合作战的根基不断夯实。我坚信,随着军队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联合育人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必将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新型军事人才在火热的练兵实践中淬火成钢。
(本报记者陈典宏、通讯员许浩杰整理)
记者手记
走深踩实融合培养之路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陆航飞行员到合成旅代职,看似一小步,实则是战斗力跨越的一大步,带来的不仅是个人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有对本位意识之“墙”的跨越,折射的是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深刻变化,打开的是追求联合制胜的全新视界。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与兄弟部队的探索实践,是全军部队深入贯彻习主席关于人才强军重要论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军事人才融合培养的一个缩影。
流水奔腾向东去,波涛逐浪浪追涛。记者探访三军部队演训场,融合培养人才的一幕幕新场景如春风拂面: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强化与多军兵种交流协作,培养了一批专业组训人才;陆军某旅官兵参加国际维和、军事比赛及到外军院校学习进修,归国后成为备战打仗骨干人才;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与多家院校签订联合人才培养协议,为用好用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部队为战选人、为战育人,加快新型军事人才融合培养步伐,人才培养实现由应急式、补缺式培养向全方位、成体系培养转变,由关注个体成长成才向打造群体方阵转变,一幅更为生动多彩的人才画卷徐徐展开。
新时代呼唤新思路,新举措催生新气象。纵观全军人才融合培养成功实践不难发现,培养造就适应未来战场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必须着眼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长远发展,牢固树立融合培养观念,走开跨专业、跨兵种、跨领域培养之路,真正打造“没有围墙的战争学院”,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格局,才能形成诸军兵种心体合一、联合制胜的强大支撑。
新型军事人才融合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各级必须以前瞻思维,不断深化院校、作战部队、科研机构联合育人,既要加强同领域间交流合作,又要强化不同领域间互补融合,不断发挥教的作用、激发学的动力、立起练的标准、增强管的效益,抓住主要矛盾,扭住关键环节,使之相互贯通、紧密连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形成新型军事人才融合培养的科学链路,逐步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可喜的是,全军很多单位已经迈出这一步,并从中受益。
人民军队阔步向前,人才强军号角催征。加快新型军事人才融合培养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管长远的战略工程,只有各级以“一天也等不起”的紧迫感、“一刻也慢不得”的危机感,以超常举措打造一流新型军事人才方阵,才能更好履行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