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思想战线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善于从战略上思考解决问题


■齐晨然

正确运用战略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习主席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增强战略的全局性”“增强战略的稳定性”,为广大党员干部在新征程上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重视战略,长于战略,才能赢在战略。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战略问题,善于从战略上谋篇布局,确保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望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系列辉煌成就,关键在于党总能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战略策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邃的战略思考和战略判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反复证明,只有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了主动,开展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精准高效,才能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

提升预见能力,增强战略的前瞻性。战略的前瞻性,要求眼光放得长远,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毛泽东同志曾说:“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如果没有预见,叫不叫领导?我说不叫领导。”增强战略的前瞻性,必须不断锤炼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预见能力,从而对事物发展变化趋势作出准确推断和预测,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科学的战略预见未来、引领未来。战略的前瞻性及其预见能力,不能脱离实际而随心所欲,其准确与否,与我们对事物规律的把握是否准确有直接关系。万物生长皆有根源,万事发展都有联系。毛泽东同志认为,要“拿战略方针去指导战役战术方针,把今天联结到明天,把小的联结到大的,把局部联结到全体,反对走一步看一步”。实践证明,没有规律性认识,就没有预见性行动,工作就难有创举。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事物发展均有征候可寻、端倪可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验证和总结,这样运用规律才能得心应手,预见结果才能更加准确,战略前瞻才能更加科学。

善用系统思维,增强战略的全局性。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主席强调,“我们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增强战略的全局性,要求我们谋划战略目标、制定战略举措、作出战略部署,都要着眼于解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问题。党员干部干工作不能仅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善于把握大势、善用系统思维,把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中去把握,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做到站在全局看局部、站在未来看现在,以“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眼光认清形势、看清当下。具体到实践中,在面对繁杂的工作任务时,党员干部一方面要了解各项工作任务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搞清楚各项工作任务在全局工作中的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坚持“提衣要提衣领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工作思路,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分清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从关键环节入手,着力破解矛盾、推动工作。

坚持一抓到底,增强战略的稳定性。循道而行,方能致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在机遇面前增强历史主动走好新征程,首先要坚定对既定战略、路线、目标的信心。习主席指出,“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需要全体党员干部锚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能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犹疑,而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应清醒认识到,越是伟大的事业,风险挑战就越多,“拦路虎”“绊脚石”层出不穷,要求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做到“花繁柳密处拨得开”“风狂雨急时立得定”。要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转化为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具体行动。任何一项伟大事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增强战略的稳定性,还要求党员干部勇于攻坚克难。新时代以来,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带头攻坚的先进模范,有为扶贫献出生命的黄文秀,有在绝壁上凿出脱贫“天路”的毛相林,有用爱心点亮乡村学生梦想的张桂梅,有身患重疾也要让百姓喝上“安全水”的刘虎……给我们树立了攻坚克难的榜样。前进道路上,党和人民的事业可能面临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一往无前、锐意进取,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舍我其谁的担当,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奋勇向前。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