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工作具备前瞻性,需要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需要敏锐洞察潜在的风险挑战,需要紧盯目标任务的部署和走向
《战国策》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国大臣智伯想攻打卫国,就先给卫国送去良马和白璧,卫国大臣纷纷庆贺,唯南文子面带愁容。卫君问其故,南文子说:“野马四,白璧一,此小国之礼也,而大国致之。君其图之。”卫君听后,立即要求加强戒备。后来,智伯果然起兵伐卫,因卫国早有防备,未能成功。“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这个故事对于我们今天干事创业具有启示意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能只盯着眼前,而要具备前瞻性,如此方向才能辨得清,决策才能作得准,才能料事于先、未雨绸缪,把握住时机、掌握主动,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使自己能够从容施策,稳步前进。
干工作具备前瞻性,需要准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把握趋势是顺势而为的基础,在洞察发展趋势中做到顺势而为,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更是成功的先决条件。前瞻性必须以科学为前提、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则为准绳。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须学会“钻进去”研究局部、“跳出来”统观全局,善于用发展的、联系的、辩证的眼光去分析和研究问题,去看待和观察事物,脚力、眼力和脑力同时用,才可能看得清、看得准。对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注重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粗取精、剖析麻雀,如此才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动态、动向和趋势。如果看到的是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就得提前动手解决它;如果是预示着某种动态和动向,就得注重跟踪、密切关注、及时跟进;如果是昭示着一种发展方向,就得提前布局,早作打算,跟上形势发展。
干工作具备前瞻性,需要敏锐洞察潜在的风险挑战。“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有意识地对隐藏的风险作出准确预判,才能看清前路,找准方向,找到对策。如果只是一味低头做事、盲目乐观,眼里压根就看不到问题,或者看到了也不去分析研判,没有预案、不知应对,那么看到了就等于没看到,这是要不得的,也是很可怕的。《汉书·霍光传》中讲述了一个“曲突徙薪”的故事:古时候,有户人家建了房子,邻居亲友前来祝贺。有人看见户主家的烟囱特别直,灶旁又堆着许多木柴,便劝其把烟囱改弯,把木柴搬远,以免发生火灾。户主却认为这是在危言耸听,没有理会。结果没过多久,他家果然失火了。看不到潜在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如果缺乏预判风险的意识,轻则贻误战机,重则满盘皆输。所以,必须重视对潜在风险的预判,坚决纠正和克服麻痹思想。当前,我们所投身的伟大事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遭遇很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是惊涛骇浪。只有主动挖掘潜在风险,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及时解决隐患,化危机于无形。
干工作具备前瞻性,需要紧盯目标任务的部署和走向。紧盯目标任务是增强前瞻性的基础。干工作所强调的前瞻性,须紧紧围绕当前的目标任务,否则就容易跑偏。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从大处着眼,做到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用“望远镜”登高远望;还要从小处着手,用好“显微镜”,做到见微知著。如此才会谋事既有高度,也有深度,又有广度。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到2027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铺展了新时代强军事业的发展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个长期的、接续的奋斗进程,在承接规划任务、研究工作思路、制定方案措施、进行任务部署时,我们要经常自觉对标对表、及时校正偏差,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在不断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突破,在准确把握全局中确保各项事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