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特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82集团军某旅合成一营——

英雄血脉我传承 尖刀利刃勤淬炼


■本报记者 张毓津 通讯员 公泽远 张钰林

3月初,春寒料峭。第82集团军某旅营区训练场上一片火热。助跑,挥臂,合成一营“强渡乌江模范连”中士梁瑞川奋力投出手雷。

在场官兵屏住呼吸,手雷砸在60米线外。梁瑞川斩获手雷投掷课目比武第一名。

“当先锋、打头阵的精神,从入营第一天就深植于每名官兵血脉之中。”该营教导员路金方告诉记者,该营前身是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一营。

作为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他们北伐当先锋,长征打头阵,抗日战场杀强敌,解放战场建奇功……一营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涌现出“强渡乌江模范连”“飞夺泸定桥红二连”“屡建奇功连”“英雄坦克连”等众多荣誉集体。

去年,以一营官兵为主体组建的第八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以过硬的军事素养,有效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荣使命。

进入新时代,一营传承发扬“开路先锋”精神,多次担负上级赋予的试点探索任务,大胆探索合成营转型建设路子,冲锋在新长征路上。

“90多年来,我们一营的历史,几乎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微缩版军史。在一营当兵,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路金方说。

前不久,排长姜恒代表一营参加全旅侦察兵集训。他说:“作为一营的兵,比武竞赛不拿个第一回去,别人不说,自己心里都难受。”

武装越野跟不上,那就晚上负重加练;不熟悉车辆抢修,那就加班加点学习训练……渐渐地,姜恒的综合成绩从“队尾”升到“队中”,如今跻身“排头”。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营官兵备受鼓舞,立足岗位精武强能,向着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前行。

连日来,一营官兵铆在野外驻训场,加紧练兵备战。“今年春节,我们都是在驻训场过的。战斗力生成,等不起、慢不得!”营长何永学告诉记者,他们设立连队对抗胜负榜、军事训练龙虎榜、比武竞赛荣誉榜,全员开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倒逼官兵提高打赢本领。

当年“要桥不要命”,如今“训练扒层皮”。体能训练场上,一场单杠竞赛正火热进行。“飞夺泸定桥红二连”下士王梓丞暗暗给自己鼓劲。

“磨掉两层皮,才能成为响当当的兵。”取得竞赛第一名后,王梓丞搓了搓手上又厚又硬的老茧,露出自豪的笑容。

使命催征,向战而行,一营官兵保持冲锋姿态,奋勇向前——

火炮技师刘衡熟练掌握新装备构造及功能作用,被集团军表彰为“强军先锋”;中士夏正平射击训练时总在枪杆上挂几个水壶,满手都是厚厚的茧子和新磨破的伤口……

传承英雄血脉,矢志奋斗强军。“勇当先锋、勇挑重担”不仅是一营的战斗口号,更是他们矢志打赢的精神密码,也蕴含着一支部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无穷力量。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