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战争小说与影视在我国军事文艺百花园中展现出亮丽的景观。世纪之交,描写革命战争的《历史的天空》《亮剑》等长篇军旅小说集中出版,并在2005年前后拍摄成影视作品。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大决战》《跨过鸭绿江》《长津湖》等多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集中上映。新世纪以来,众多战争文学与影视精品佳作相继问世,二者交相辉映,呈现战争题材文艺的新风貌。
总体来看,新世纪以来,战争文学与影视的出版和传播呈现出较为稳定的规律和特点。首先,党和国家的重大主题宣传、历史节点,成为此类作品多体裁、多媒介竞显身手的助推剂。其次,从创作题材来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仍是战争题材作品着力呈现的题材。第三,多元主体的力量施展,助推战争题材作品的推广传播。
从文本特征上来看,新世纪以来的不少战争文学与影视作品,显示出大胆创新、内外延伸又未免于模式化的趋势。概括言之如下。
其一,标定新的革命年代军人形象塑造方向。军旅作家徐贵祥在《历史的天空》塑造了来自社会底层、身为草莽、形貌不佳的梁大牙,但对爱情的愿望和抗日志向让他成为信仰坚定的英雄。从《历史的天空》到后来的《八月桂花遍地开》《高地》再到2021年出版的《英雄山》,徐贵祥始终是战争和战场的直面叙述者。他很少迂回、侧写战争,多直面描写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在战争熔炉中锻造的人物。徐贵祥写的是“纯正”的战争小说,生动地塑造人物而又着意创新。梁大牙的“另类”形象,与《亮剑》主人公李云龙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大牙不同,《亮剑》着意表现李云龙头脑灵活、作战勇敢、不畏对手,刻画革命英雄的命运起伏;电视剧中着重表现了敢于“亮剑”的战斗精神,张扬了原著中的人物塑造和战争美学。这种对英雄的呈现,回归到了人的复杂性,让不完美的普通人成长为英雄、焕发出英雄主义光彩,贴近了历史真实。然而,这种“不完美的英雄”很快又成了新世纪以来不少战争题材作品的“标配”;此后,又因为诸多作品批量式沿袭这一风格而陷入模式化、脸谱化。
影视作品《大决战》《跨过鸭绿江》的出现别具意味。它们是高扬红色传统的恢弘史诗,让人看到革命现实主义叙事的回归。小说方面的创新突破,当以徐怀中的《牵风记》为代表,其空灵雄奇而又血色浪漫的风格,创新了战争文学的表达;朱秀海《远去的白马》突出了民间传统一诺千金、孝道和宽容、牺牲与感恩等朴素道义。它们给新世纪的战争题材作品重新引入了古典之美。
其二,拓展表现新的军人形象。《突出重围》在世纪之交首播,将和平年代的实兵对抗演习引入作品,对新世纪的战争题材文学与影视影响深远。随后出现的《我是特种兵》《士兵突击》等作品对当代军人形象的塑造、展现出的新气象,都延续了这一脉络。《我是特种兵》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出过5个系列,展现了特种兵的成长历程和在军旅释放的青春能量,深受“网络原生代”的欢迎。
兰晓龙在《士兵突击》中塑造的许三多,经过部队生活考验和意志锻造,最终成为优秀的军人。“特种兵”长期以来是网络军旅文学作家倾心的主题之一。作品中浓烈的情感、探险般的故事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这些作品中的共同元素,吸引着众多读者关注。但“特种兵”小说最初带来的新鲜感也随其叙事的模式化而逐渐消退。《战狼》中的人物塑造接续《突出重围》的风格类型、结合《士兵突击》的质朴韧性,塑造出兼顾主流价值和个性鲜明的军人形象。
第三,开辟战争文学表现的新战场。新世纪战争文学不仅描写沙场上的冲锋与牺牲,也描写情报与秘密战线上的斗争。谍战作品天然唤起人们对隐秘的兴趣,现代谍战作品又融信仰与阴谋、真实与伪装、平静与惊悚于一体,综合了多种刺激人们神经兴奋的因素。2003年出版的《暗算》,表现特殊战线上的战士们沉默无声的信仰和牺牲。此后,谍战主题文学和影视作品更成气候,涌现出《潜伏》《悬崖》《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乌江引》《千里江山图》等。
新世纪以来,谍战作品涉及的领域之多、程度之深,值得关注。《风筝》《千里江山图》写身处敌营的中共地下党,《前行者》写上海租界的间谍暗战,《悬崖之上》则面向共产国际特工等。不仅题材四面开花,谍战作品的思想和艺术深度也在进步。刘和平的《北平无战事》中,写作的重心不再只是情报斗争,而是在更广阔的经济、金融、知识界等层面上,让谍战与社会历史转型同步展开,为谍战引入了厚实宏大的历史整体观。《乌江引》以小说的形式,将长征中的“密电破译”展示出来。《对手》的出现同样给人惊喜,谍战开始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与现实质感。
新世纪以来的战争小说和影视作品在多方面取得突破。影视作品的人文性和技术美学融合度越来越高。小说类作品,写实性写作与军旅出身的成熟作家、类型写作与网络青年作家,似乎各安其位,渐成分野之势。未来,期盼更多尘封的档案与史料得到深挖,出现如王树增《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饱满厚重的非虚构作品;期待加强对战争本身、生命个体的探讨与传统叙事中的悲壮苍凉、壮阔优美风格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