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第八十集团军某旅定期举办“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说明——

基层创新大有可为


■张 军 张佳琦 本报记者 刘宝瑞

车载微光夜视系统、快速增压沐浴洗消系统、轴承式扳机……鲁中腹地,春寒料峭,记者探访第80集团军某旅,恰逢他们正在举办第四届“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只见训练场上一群军营“创客”整齐列队,各类创新成果琳琅满目。

“好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听闻记者感叹,该旅领导介绍,这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雄师劲旅,先后涌现出49个荣誉单位和57位英模,其部队前身被誉为“开国大典红一师”。但该旅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固步自封,而是紧盯未来战场所需,广泛开展群众性“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掀起科技创新热潮。

走进创新成果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类装置器材。已连续3年参加成果展的“攻城模范营”中士张钦明,正如数家珍地为评委讲解自己的革新成果,脸上写满了自豪。他告诉记者,3年来,自己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创新骨干,先后研发出多功能便携式野战餐具、铁路装载器材套装、弹药装配器等,有效解决了实战化训练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基层官兵受资金、精力等因素影响,创新难度大,有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组织‘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就是要为官兵搭台铺路,变个人单打独斗为全旅集智攻关。”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们坚持邀请军地专家一同攻关革新重点项目,申请攻关研发经费,在各营成立集中攻关小组,鼓励创新骨干交流互鉴、共同进步。每年,他们定期举办“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评选十大“军匠之星”,并设立评功评奖专项指标,立起大抓创新的鲜明导向。

说话间,天空中无人机呼啸而过。记者目光一转,看到该旅无人机排“飞控手”兼情报处理员王超正在飞快操作鼠标和键盘,通过自研的无人机无线图传系统实现信息快速采集和传输。王超忙完手里的工作,向记者讲述了该系统研发历程。

“系统不兼容!”3年前的一次无人机对抗实兵演练,令王超记忆深刻。当时,数据信息无法传输至指挥控制网络,导致无法引导空中战机摧毁“敌”重要目标,这让王超下定决心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学习基础理论,请教专业人员,联系公司厂家,研究编程语言……他在吃透无人机指挥控制、通信联络、情报传输等工作原理基础上,通过修改程序、加装无线图传器,实现了与陆航、特战、工兵等多兵种数据信息共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这要求我们结合岗位实践,研究掌握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特点规律,让无人装备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走出控制室,王超深有感触地说。前不久,在一次实兵演习中,他依托无人机无线图传系统精准锁定“敌”炮阵地,并将图像、坐标等信息快速传至旅指挥所,为指挥员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到模拟装备专区,记者看到几名官兵正通过一件件仿真模拟装备熟悉动作要领,提升技能水平。从大家的评价得知,排长裴震设计的“VR手枪实弹射击模拟训练系统”,具有安全系数高、训练效果好、射击精度准等优点;二级上士姚程设计的“汽车驾驶模拟器”,降低了驾驶员复训事故发生风险;二级上士李若辰设计的“集束火箭发射车模拟火控操作系统”解决了训练效率低、器材损耗大等问题……

创新成果展接近尾声,淋雨帐篷、运输车、榴弹炮等“大家伙”也纷纷亮相。一级上士郭建科向记者介绍,他研制的“轮胎自动冷却系统”提升了重型机械化桥梁车的机动距离和时间。在一次演习中,安装该系统的桥梁车克服各类险难路段,出色完成桥梁架设任务,架设速度较以往明显加快。

置身该旅“军匠工程”创新成果展现场,记者深深感受到军营“创客”们瞄准战场所需、大胆革新的激情与活力。拿着一份《“军匠工程”年度总结报告》,该旅领导欣喜地说,基层创新大有可为。据介绍,下一步,他们将通过开设创新工作室、选送骨干培训等方式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提高科技练兵对战斗力提升的贡献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