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自从拿破仑时代起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武器装备百科全书》中的一句话,阐释了自动武器之父马克沁在战争史上的地位。
马克沁,全名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1840年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个贫寒家庭。孩童时代,他迫于生计,时常穿梭于马车作坊中,与发明结下不解之缘。
1880年,马克沁发明的气体照明灯触碰到商业对手的“奶酪”,他被逼卖掉公司,离开家乡去往英国。在战火纷飞的欧洲,马克沁擅长的电器领域几乎无法立足。这时,朋友对他说,“不妨试试武器发明”。
只有充分的“市场调研”,才能了解“产品受众”的需求与意见。在武器研发领域,“市场”便是战场,“受众”就是士兵。到军队考察时,马克沁发现,士兵们大多使用老式步枪作战。这种步枪后坐力大,会对士兵的肩膀造成损伤;换弹速度慢,容易导致军队错失作战良机。看到现状,马克沁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发明一款自动连续射击武器。
马克沁把老式步枪后坐力大的缺点转化为优势。他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将原本需要人工完成的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操作变成自动进行,实现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根据步枪上得来的经验,马克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
1884年,世界上第一款自动式机枪——马克沁水冷式机枪正式问世。
这款“1.0版本”的马克沁机枪每分钟可发射近600发子弹,并且配备射速调节器,士兵可以人为调节机枪射速。马克沁还为机枪打造了专属供弹带,保证机枪能够持续不间断地射击。由于射击过程中,枪管需要承受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他为枪管“量身打造”一种冷却套筒,士兵可以在套筒内注入冷水进行降温。
自动式机枪这一“大杀器”的诞生,迅速引来强烈反响。闻风赶来的人们看着子弹从枪口倾泻而出,不禁目瞪口呆。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一颗子弹就足以杀伤一人,与其使用这种机枪胡乱射击,浪费子弹,不如多培养几名神枪手。”这种说法,在当时受到了许多军事专家的认同。
直到1893年,在英国人与苏鲁士人的战斗中,马克沁机枪终于展露出锋利的“獠牙”。一支仅50余人的英军队伍,凭借4挺马克沁机枪打退近5000名苏鲁士士兵。自此,马克沁机枪一战成名。
马克沁的发明革新了陆上作战模式,开创了自动武器新纪元。人们开始掌握复进弹簧和抛壳系统的运用。除马克沁机枪外,马克沁还设计了许多自动武器与机械结构,其中很多技术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
自动武器的问世为作战提供了便利,但其残酷暴戾的一面,也给笼罩在战争阴云下的人民带来无尽苦难。在看过太多战争带来的血与泪后,马克沁退出了曾引以为傲的自动武器领域。后来,马克沁转战大型电动游艺设施的发明。他耗费毕生积蓄,在英格兰黑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游乐场。
1916年11月24日,索姆河战役刚结束不久。坦克在该战役中登上历史舞台,压制自动武器的锋芒,成为战场上的“明星”。在这一天,马克沁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