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基层传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基层官兵不再为“写材料”发愁


■王 旭 王崇嘉 本报记者 宋子洵

“申报练兵备战先进个人,我只需要列‘干条’、摆成绩,不必再为写材料牵扯过多精力……”前不久,第80集团军某旅某导弹连下士曹俊龙看完机关下发的通知后,笑容满面地说道,“新年伊始,尽管工作任务重,但旅里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减负,基层呈现出了新风貌!”

回想起去年参加评先评优的经历,曹俊龙记忆犹新。当时旅队组织“神箭杯”岗位练兵比武,曹俊龙夺得士兵全能组第二名。年底机关评选练兵备战先进个人,经过民主测评、营连推荐、机关考评等层层筛选,曹俊龙顺利入围。正当他准备长舒一口气时,却在“提交个人事迹材料”上栽了跟头。

练兵备战当先锋,遣词造句门外汉。看着通知上的具体要求,曹俊龙只能硬着头皮,一头扎进学习室。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他绞尽脑汁,本打算“借鉴”强军网上的资料,但回想起上次机关检查人员批评自己心得体会“引用”过多,又立马打消了念头,继续冥思苦想。不承想,通宵达旦写出的事迹材料提交后,很快就被机关退回,原因是“内容简单,缺少逻辑”。

虽然曹俊龙心里犯嘀咕,但还是找排长、指导员请教,继续点灯熬油字斟句酌,经过多次修改打磨,才勉强过关。

时值去年年终总结,该旅政治工作部领导在该连蹲点。官兵恳谈会上,曹俊龙把自己的经历摆了出来,引起在场官兵共鸣。大家纷纷表示,一些材料占用了基层官兵太多精力,有时甚至还影响到正常训练开展。

通过深入调查,他们发现官兵所言非虚:有的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必须达到多少字,官兵们只能想方设法东拼西凑;有的限定教育笔记记什么、怎么记,官兵们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笔头上,生怕错漏一个字;有的通知不仅明确要求报材料,还规定字数、篇幅……

谈到此类现象,一名指导员感慨:“有时机关要求上报计划方案,其本质还是索要材料;有时虽然不向基层索要材料,但是组织‘优秀体会展评’,对官兵写作要求反而更高……”

这让该旅领导意识到,虽然近年来旅队深入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减少“五多”,但仍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隐形变异,以新的面目反弹回潮。

“绝不能让撰写的材料影响基层工作。”旅交班会上,该旅党委一班人态度鲜明,“材料繁多且经常‘摇身一变’等问题,不仅严重牵扯时间精力、增加工作成本,还会助长形式主义歪风邪气,必须以高效务实的举措大力纠治。”

找准症结好开方。为此,该旅组织“依法抓建基层”大讨论,结合实际分析梳理基层建设形势,着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根据《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相关规定,及时叫停机关向基层索要文字材料的做法;降低材料在基层营连工作评价中的比重,以完成任务情况和自主抓建实绩为主;涉及立功受奖等敏感事务需填写材料时,戒除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基层只提供“干货”即可。

着眼全方位为基层减负,该旅还在降低会议检查频次、明确文电使用要求、规范各类笔记内容等方面下功夫,立起“不以材料论高低”的工作评价导向。此外,针对各营区分散等实际,他们成立“为兵服务站”,开展巡回办公,让官兵足不出营就能高效快捷办理业务。

减负新规出台,基层新风劲吹。如今,机关工作作风越来越实,基层官兵也不再疲于应对各种材料。视线转回曹俊龙,他终于卸下心理包袱,在训练场上恢复了昔日的虎虎生气。

微议录

防止形式主义改头换面

■马宝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工作落实的末梢,但曾几何时,材料多、繁、杂等现象屡禁不止,造成无效忙乱、主业偏离。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有些领导和机关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指导理念和方法出现偏差。

虚花开不出实果。《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不得向基层索要文字材料,硬性规定撰写笔记日记篇数、心得体会字数。这为抓建基层提供了法治支撑。

近年来,为推进基层减负工作,部队各级下了很大力气,出台了很多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因此,必须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硬起手腕、善作善成,以真担当、硬举措、实动作大力纠治。同时,还要结合各单位实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形式主义改头换面,导致减负“雨过地皮湿”,真正让官兵们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多替基层着想、多为基层解难,才能让官兵凝心聚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中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