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得住“不见其增”的“沉寂期”,毫不懈怠地沉淀自己、打磨自己,方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实生活中,不少官兵读书求知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自己已经很刻苦、够认真了,但总觉得收获不大、提高不快,进而焦虑茫然,有的甚至半途而废。
针对这种现象,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副对联或许能给我们以答案:“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意思是说,勤奋好学就像春天里刚发芽的幼苗,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其实每天都在生长;荒废学习就像磨刀石,虽然看不出有什么损耗,其实每天都在消耗磨损。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而量变又往往是缓慢的,逐渐发生的。以南方一种毛竹为例,它在成长期前4年只生长约3厘米,但到了第5个年头便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用6周时间就能长到15米左右。毛竹前4年的生长是典型的“不见其增”,但又是实实在在的“日有所长”——拼命地向下扎根、形成根系、吸收养分,为后面的快速生长积蓄能量。同样,读书求知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饱学之士的求知经历证明,只有熬得住“不见其增”的“沉寂期”,毫不懈怠地沉淀自己、打磨自己,方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舍得下苦功夫。一些官兵学习成效不佳,与不下苦功夫有很大关系。图舒服很容易,有大量的游戏可打,有许多的剧可追,更有海量的短视频可刷……下苦功却很难,但做难事必有所得,只有坚持下苦功,才会有收获。因而,越是环境舒适,越要舍得吃苦、求知不怠;越是获取知识便捷,越要肯下苦功、深钻细研,如此方能日日精进、学有所成。
须遵循认知规律。读书求知犹如“活期储蓄”,常存勤储,学问才能逐渐增多。积累的过程中,应戒急戒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不能犯“刚下米就要揭锅,刚栽树就要摘果”的毛病;应防三分钟热度,稳住神、绷住劲,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在“千锤万凿出深山”中,“守得云开见月明”。
应注意改进方法。“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读书求知既要发愤刻苦,又要讲究方法。要增强求知目的性,坚持学用一致,紧扣工作需要,通过学习解决知识不足、本领不足、能力不足等问题,不能学无指向,看到什么学什么、想起什么学什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什么也学不精。要强化消化吸收能力,把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紧密结合起来,对所学内容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还要讲求实效性,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改造思想、提高能力、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在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中,让读书求知走深走实、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