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以色列国防军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与巴勒斯坦人发生激烈冲突,一名14岁的巴勒斯坦少年被打死。同一天,以色列政府批准将约旦河西岸9个“非法”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进入2023年以来,巴以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双方冲突一再升级,种种迹象预示着巴以双方似乎正陷入新一轮暴力冲突循环。
纵观此轮巴以冲突,犹太人定居点、东耶路撒冷和犹太会堂等敏感要素贯穿其中,这表明双方在领土、民族和宗教等问题上的矛盾日渐升级且已经形成联动效应,而这也正是双方关系难以从根本上得到缓和的主要原因。
当前,巴以再度陷入循环往复的暴力漩涡,与巴勒斯坦内部分裂、国际社会斡旋力度弱化、以色列政府日趋强硬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巴以双方签署《奥斯陆协议》。该协议被认为是巴以和平进程的里程碑,其核心原则是“土地换和平”。然而,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份协议早已名存实亡。进入21世纪以来,巴以和平进程实际上处于一种“既无和平亦无进程”的尴尬境地。
此外,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2007年爆发冲突。那次冲突后,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陷入分裂的巴勒斯坦更加难以与以色列抗衡。
最近几年,由于美国的插手,中东地区国家对巴以和平问题似乎采取了“搁置”态度。在美方撮合下,自2020年以来,阿联酋、巴林、苏丹等阿拉伯国家相继宣布同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尝试绕开巴勒斯坦问题制定对外政策,似乎正成为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选择。
不可否认,以色列新一届政府的构成和执政理念,也是导致此轮巴以冲突的重要因素。去年年底,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右的政府”上台执政,其重要主张是在巴以问题上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今年1月3日,以色列新任安全部部长、犹太力量联盟党主席伊塔马·本-格维尔打破政治禁忌强行闯进阿克萨清真寺广场,宣示以色列和犹太人的历史主权。此举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巴勒斯坦官方称之为“前所未有的挑衅”。以色列新政府掌权以来,其对“土地换和平”基本原则的否决、不承认“两国方案”、继续扩建非法定居点等一系列行为,无疑都是在给本就艰难的巴以关系火上浇油。
总体来看,巴以之间的这轮冲突短期内很难结束。特别是在以色列右翼政府执政的背景之下,巴以和平进程的前景难言乐观。